|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全面深化黨建領域改革也只有進行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定的決心勇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深化黨建領域改革,不斷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過去一年來,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先後召開,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掀開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嶄新篇章。
全面推進、層層深入——黨的建設系統性不斷增強
3月28日,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公開發布。
兩天之後,《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發布。規則對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性質定位原則、內容形式要求、組織管理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兩個文件相繼發布,再次釋放出黨建領域改革全面推進、層層深入的強烈信號。
全面從嚴治黨,意在“全面”,重在“從嚴”,必須落實到每一個支部和每一名黨員。
從自上而下分批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聚焦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面向全體黨員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出台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規則,一條環環相扣的黨內學習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設的脈絡清晰可見。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必須覆蓋到方方面面。
2016年,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召開,指明了新時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基本方針、實踐路徑;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召開,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
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明確提出要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明確強調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
全面從嚴治黨絕非僅僅是打虎拍蠅、懲貪去惡,深化黨建領域改革是一篇需要科學謀劃、系統布局的大文章。
2016年10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
今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相統一”深刻揭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重要啟示和經驗——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統一、堅持抓懲治和抓責任相統一、堅持查找問題和深化改革相統一、堅持選人用人和嚴格管理相統一。
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一系列黨建領域的重大部署和改革舉措,使得黨的建設系統性不斷增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新的更高階段上不斷向縱深發展。
創新方式、重大突破——全面從嚴治黨創造性不斷迸發
正在進行的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對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等4個單位試點開展“機動式”巡視。
試點開展“機動式”巡視,這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還是第一次。這是中央巡視首次派出“流動哨”,更加機動而靈活。
從十八屆中央首輪巡視開始探索“三個不固定”——組長不固定、巡視對象不固定、巡視組和巡視對象的關係不固定;到第三輪巡視,在常規巡視的同時又著手開展專項巡視,精准發現,定點突破;到第六輪巡視起,實行“一托二”乃至“一托三”,每輪一個巡視組巡視兩個或三個單位,增強其針對性;到去年的第九輪巡視,首次開展巡視“回頭看”,對巡視過的地方和單位殺“回馬槍”……4年多來,類似的“第一次”層出不窮。
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新打法,巡視制度的不斷探索創新,發揮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幹部中,50%以上是根據巡視移交的問題線索查處的;中央組織部對巡視移交的、反映較為集中的選人用人問題進行專項檢查,已處理糾正和追究問責1100多人。
在紀檢領域改革創新不斷推進的同時,頂層性、全局性的黨建領域改革也開始啟動。
2016年11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不久,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起海內外輿論高度關注。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完善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通過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組織和制度創新,解決職能交叉重叠、力量分散等問題,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相關決定,為這一重大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明確監察委員會作為監督執法機關,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賦予談話、詢問、留置等調查權限。
立足根本 著眼長遠——管黨治黨實效性充分展現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2016年歲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作出了最新判斷。此前,中央對這一態勢的判斷還是“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從“正在”到“已經”,一詞之變折射出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爭的最新成果。
從量變到質變,從治標到治本。過去一年來,黨建領域一系列立足根本、著眼長遠的制度建設展現出明顯加快的趨勢。
——牽住“兩個責任”的“牛鼻子”,把問責作為重要抓手。
去年7月,第一部規範黨的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印發,實現問責內容、對象、事項、方式等的制度化、程序化,為全面從嚴治黨再添“利器”。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1個省部級黨委(黨組)出台了問責條例實施辦法。
——從嚴治吏,抓住“關鍵少數”。
去年8月,《關於防止幹部“帶病提拔”的意見》印發。12月,《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幹部任免事項守則》修訂印發。這兩部黨內法規與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等相關黨內法規相互配套,形成了從嚴治吏、嚴格幹部選拔任用的完整環節。
——積極開展反腐敗國際合作,推動構建國際反腐敗新秩序。
去年9月,G20杭州峰會通過《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截至目前,包括“百名紅通”頭號嫌犯在內的“百名紅通”人員已經追回39人,追贓金額超過80億元。
——嚴防“燈下黑”,以鐵律錘煉打鐵人。
今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全文向社會公布。規則首次對紀委監督執紀工作的全流程、各環節進行了明確規定,劃定了權力的負面清單,用制度回應了“誰來監督紀委”的社會關切。
……
前後銜接、左右聯動、上下配套、系統集成,制度的籠子不僅越織越密,制度蘊含的力量也正在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隨著黨建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將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