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正視的是,有關部門控煙不力,除了立法滯後、措施偏軟、煙草文化根深蒂固、國人控煙意識不強、戒煙積極性不高等因素之外,更與監管部門對煙企的“溺愛”和放縱脫不了幹系。特別是,只注重於控制消費者吸煙,而對煙草生產、銷售環節疏於防控和管理。眾所周知,煙草行業是支柱產業,是地方GDP中的“金字塔”,更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機”。因此,煙草企業,也成了地方政府敬供著的“財神”,享有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特赦權”和“優惠政策”,在地方政府的強力庇護之下,任何管理部門都難以對其實施有效監管。
如此看來,地方盲目追求GDP,對煙草企業實行地方保護,是控制煙草難的症結所在。因此,要想控煙出實效,首先必須打破地方壁壘,寧可不要這高耗社會成本的GDP,也不能讓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受到危害。特別是,應盡早出台全國性的控煙法律,所禁場所要具體,執法主體要明確,處罰措施要強化,處罰標準要量化,杜絕“罰了張三,卻放了李四和王五”的不公現象,告別控煙立法的紙上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