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校園欺凌帶來什麼後果?被欺凌者大都有何特征?如何減少校園欺凌發生?一段時間以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引發公眾熱議。2017年中國教育藍皮書對北京市的12所高中、初中和小學的校園欺凌現象展開調查。
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教育藍皮書(2017)發布研討會”18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一線教育工作者就2016年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專題報告和交流分享,同時對“教育現代化2030”的內涵和重難點展開研討,並由主辦方正式發布了《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7)》(即“中國教育藍皮書”)。
不同學段學生遭受校園欺凌的類型和頻率
2017年教育藍皮書中將校園欺凌類型非為“身體欺凌(故意衝撞)”、“語言欺凌(難聽綽號)”和“關係欺凌(聯合孤立)”,調查了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調研顯示,46.2%的北京中小學生有被故意衝撞的經歷;40.7%的北京中小學生有被叫難聽綽號的經歷,有11.6%的學生幾乎每天都遭受語言欺凌;18.6%的學生有被同學聯合起來孤立的經歷,有2.7%的學生幾乎每天都在經歷這種關係欺凌。
易遭受校園欺凌的學生的特征
2017年教育藍皮書發現,遭受欺凌者呈現出以下特征:小學生和初中生比高中生遭遇更高頻率的欺凌;男生比女生更多遭遇校園欺凌;普通學校比優質學校學生更多遭遇校園欺凌;外地學生比北京本地學生更多遭遇欺凌;家庭經濟水平較低的兒童更多遭遇欺凌,但主要體現在關係欺凌(聯合孤立)上。
遭受校園欺凌經歷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2017年教育藍皮書著重探討了兒童受欺凌經歷與其發展之間的關係,指出被欺凌經歷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兒童的非認知能力、學校投入乃至學業成績等。
遭受校園欺凌對兒童非認知能力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比較難以信任他人,性格上可能比較畏縮,缺乏利他精神,不夠慈悲,不利於人格的健全發展;更容易焦慮、生氣、敵意、沮喪或脆弱,並且遭遇的欺凌程度越高,表現更明顯;難以做到自信、自律,更缺少責任感,不為成果努力;更不認同自己的價值,並且隨著受欺凌程度水平的提高,這種不認同感更加強烈;更傾向於相信生活不在他們的控制範圍之內,是運氣和命運主宰了他們的生活,可能進一步導致其更傾向於無助和被動的面對生活;對長期目標的堅持和熱情不足。
遭受校園欺凌對兒童學習投入和學業成績的影響,表現在遭遇校園欺凌的兒童更少擁有對學校的歸屬感,表現出對學習更少的興趣;並且更少投入到學校的學習、課外活動中。雖然兒童的校園受欺凌經歷對其學業成績有一定的損害,但是這種關係並不明顯,主要體現在關係欺凌(聯合孤立)這一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