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竊取中國釣魚島的歷史過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1 00:22:44


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評社╱題:日本竊取中國釣魚島的歷史過程 作者:李理(北京),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位於東中國海大陸架上的釣魚台諸島,不論從地理地質構造,還是從歷史文獻及國際法的角度來評判,歷史上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井上清指出的那樣:釣魚島等島嶼原本並非無主之地,而是明確屬於中國的領土,是甲午戰爭以後,日本明治政府乘勝利之機,瞞著中國及各國暗中竊取的。

  1885年最早提出“國標案”覬覦釣魚島

  日本在實施“琉球處分”的同時,還利用國際法中“先佔”的原則,確定了一系列島嶼目標,包括小笠原島、硫黃島、釣魚台諸島,南鳥島、沖大島及中鳥島等。1876年(明治九年)日本佔有小笠原島後,又於1879年事實上吞併了琉球三十六島。琉球的吞併及海軍的大發展,標誌著近代日本主導東亞格局的開始。日本利用1882年朝鮮的“壬午政變”,將勢力延伸到朝鮮半島,擴張的目標也轉向清國的蓋平(遼寧省蓋縣)以南的遼東,以及山東的登州、舟山群島、澎湖列島、台灣及長江兩岸十里以內的地區。(1)故與琉球地緣上相連,又靠近台灣及澎湖列島的無人島——釣魚台諸島,便成為日本擴張的新目標。

  現存史料中,最早記載釣魚島的資料,為1885年9月22日沖繩縣令西村舍三,提交給內務卿山縣有朋的《關於久米赤島及外兩島調查情況之上報》(第三百十五號),其內容具體如下: 

  關於調查散落在本縣與清國福州間的無人島一事,依日前在京的本縣森大書記官下達的密令,進行調查,其概要如附件所示。久米嶼、久場嶼及釣魚島自古乃本縣所稱地名,又為接近本縣所轄的久米、宮古、八重山等群島之無人島嶼,說屬沖繩縣未必有礙,但如日前呈報的大東島(位於本縣與小笠原島之間)地理位置不同,無疑與《中山傳信錄》記載之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等屬同一島嶼。清國冊封舊中山王之使船,不僅詳盡證實他們果然為同一島嶼,還分別付之名稱,以作為琉球航海的目標。故此次擔憂是否與大東島一樣實地勘察,立即建立國標?預定十月中旬前往上述兩島的出雲號汽船返航並立即呈報實地調查後,再就建立國標等事宜仰懇指示。(2)

  從這份報告書的內容分析來看,主要是沖繩縣令西村舍三,向內務卿山縣有朋回復關於調查釣魚台諸島,及在釣魚台諸島建立國標的事宜。但其中透露出的幾點資訊非常值得注意:

  首先、報告書內容之中的“在京的本縣森大書記官下達的密令”之說辭,說明竊取釣魚台諸島之策劃,不是來由沖繩縣。“森大書記官”即是指“森長義”。調查一事出自於在京都森長義的密令,說明這個密令的發出者,並不是森長義個人,而是出自於明治新政府內部的某個部門。而西村舍三上報的單位為內務省,故是否也可推斷,這個“內命”可能出自內務省。

  其次、西村舍三認為,沖繩地方對釣魚台諸島已有自己的命名,因接近所轄之久米、宮古、八重山等群島,並屬於無人島嶼,說之為沖繩縣所轄也未嘗不可。這說明當時沖繩縣已經認為釣魚台諸島為其所屬之無人島嶼。

  第三、西村舍三認為釣魚台諸島與大東島地理位置不同,且《中山傳信錄》早有記載,有中國自己的稱謂,且為清國冊封舊中山王之航海指針。這表明西村舍三知道這些島嶼分佈於日清交接地帶,它可能也屬於中國,至少是可能會同中國發生領土爭議的地區,故對其進行實地勘察及建立國標,表示了擔憂與疑慮。

  第四、西村舍三提出希望將於十月派船赴釣魚島進行實地調查後,就是否建設國標事宜再請政府給予具體提示。這樣西村舍三策略地將決定權推回給明治新政府,也表明在釣魚島建立國標之事,不是由沖繩縣自下而上發起的。

  西村舍三提交給山縣有朋的此份“呈文”,是日本現存相關釣魚島資料中最早的一份正式記載。但它比最早記載釣魚島的中國文獻,大概遲了近500年。另外此“呈文”揭示出近代日本慣用的一種手段,即明明是政府的企圖,卻以地方向中央的請示為掩護。

  日本政府於1885年命令沖繩縣對釣魚台諸島進行實地調查。沖繩縣受命後,於1885年10月22日雇用動船會社出雲丸號汽船,派沖繩縣五等文官石澤兵吾、十等文官久留彥、警部補神尾直敏、御用掛藤田千次、巡查伊東捉祐一及柳田彌一郎等,對釣魚島、黃尾嶼及赤尾嶼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內容記載於沖繩縣五等文官石澤兵吾所寫的《釣魚島及外二島巡視調查概略》中。“調查概略”主要報告了此三島的情況,並附有從距離釣魚島西南岸十五海里遠望釣魚島、黃尾嶼(久場島)的側面圖。

   根據“調查概略”記載,出雲丸號於10月29日下午四點,從宮古石垣起錨出發,30日早上四點多,接近釣魚島,八點左右從西海岸上陸,開始進行實地調查。調查結果認定此島方圓超過三里,由巨大的岩石構成,上在布滿了“コバ”、可旦、榕、藤等樹種,與大東島相同,整個島被與沖繩本島相同的雜草覆蓋,溪澗清水流淌,水量充沛,沒有平原,缺乏可耕地,海濱水產資源豐富,由於受地勢的影響,農漁兩業難以發展。調查還詳細地對釣魚島上的地質構造進行了觀察,根據其土石的情況,推斷可能含有煤或鐵礦,並認為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島就可以說是一個貴重的島嶼。(3)

  調查認為由於釣魚島散落在日本與清國間的海上航路上,故發現很多諸如廢船等的漂流物。島上素無人跡,樹林繁茂,諸如鴉、鷹、鳩等的海禽類很多,最多的是信天翁。石澤兵吾用很大的篇幅來描寫島上信天翁情況。(4)這有助於解釋1895年6月10日日本人古賀辰四郎為捕捉海產物、採集和輸出信天翁羽毛,而提出申請租用“久場島”等歷史事件。古賀以30年期限無償租用釣魚島、黃尾嶼、南小島及北小島四島。古賀之所以能夠無償租用到這四個小島,是否與日本政府以近代國際法中先佔為主,來為竊取後的釣魚台諸島尋找國際法依據,需要進一步的資料證明。

  另外,“調查概略”還記載,調查船下午兩點離開釣魚島,駛向黃尾嶼,此島在釣魚島的東北十六海里處。日落西山之時到達,調查人員本欲登島,但由於海上突然強風大作,故只能在船上觀察。通過調查人員的觀察,此島與釣魚島類似,也是由巨岩大石構成,禽類與樹木也基本相同,島的面積不到二里。(5)

  歸途中路過赤尾嶼,由於風高浪急夜暗漆黑,沒有辦法進行觀察,觀察人員雖覺遺憾,但認為此島只為一小礁,對其沒有農漁業或殖民的想法。(6)

  通過以上“調查概略”的內容,筆者推斷日本之所以對釣魚島進行調查,主要出自幾個目的,第一個是確立吞併琉球後的與清國的邊境,即是為了設立國標;第二個目的是有計劃將來對其進行經濟活動或殖民活動;第三個目的就是為竊取釣魚台諸島做基礎的認知工作。

  首次覬覦釣魚島“國標案”的擱淺

  沖繩縣在對釣魚島進行實際調查之時,明治新政府內部,就此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相互溝通。1885年10月9日,內務卿山縣有朋以“官房甲第三十八號”,向外務卿井上馨進行通報:“沖繩縣與清國間散在之無人島調查之提議,另附別紙由同縣令上報給政府。”(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