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共築未來之城——河北雄安新區設立滿月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1 10:12:48


 
  如何嚴格管控,又解燃眉之急?

  在得知張國軍的困難後,八於鄉領導立即上門查看,通過與上級部門溝通,決定臨時搭建塑料大棚解決雞舍問題。

  搬遷、安置、工作、收入,都關係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隨著新區規劃建設的推進,這些老百姓的實際問題將一一觸及,相關難題也可能會不斷出現。

  一個月來,各級幹部圍繞即將實施的徵地拆遷、騰退安置、施工建設等工作,入企入戶宣傳政策、了解訴求,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各種關係。

  河北省常務副省長、雄安新區臨時黨委書記袁桐利表示,要突出重點,切實解決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做好安置房建設、企業搬遷等工作,讓群眾安居樂業有保障。

  新區開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礎是保護白洋澱生態功能和強化環境治理。

  春夏之交,暖風吹拂,白洋澱裡蘆葦返青。

  白洋澱之於雄安,猶如西湖之於杭州。水域面積達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澱,生態修復是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工程,絕不能因城廢澱。在四面環水的王家寨村,村民國和子說,這些年對上游鴨絨廠等污水排放治理不斷加強,澱裡水質改善了不少。

  4月9日凌晨,從上游水庫而來的清水,流經四縣160公里後,流入這個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這次生態補水為期兩個月,水位預計將上漲11厘米。

  安新縣水利局工程管理股副股長趙建民說,春季蒸發、滲漏量是最大的,又少有降水補充,這個季節補水對改善白洋澱的生態至關重要。

  據他介紹,一項為白洋澱“解渴”的長效機制正在建設中。2015年10月,引黃入冀補澱工程開工建設,建成後每年將向白洋澱生態補水2.55億立方米,確保白洋澱生態環境良性循環。

  4月26日晚,白洋澱大堤上游人三三兩兩,夜空繁星閃爍。常來這裡遛彎的大王鎮村民張學斌說,這裡水多,空氣好,大家都愛在這裡玩,要保護好。

  其實,保護環境的各項行動已在部署展開。根據安排,周邊的保定、廊坊兩市的鋼鐵產能將全部退出,污染源將得到有效治理。

  未來在鋪展——每一步都是開拓創新,打造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典範城市樣本。

  設立一個月的雄安新區,作為中國最年輕的都市,未來的氣息正撲面而來。

  儘管一鍬土未動,但雄安新區的百姓們都知道,不久之後這片土地將會有翻天覆地的巨變。一些外媒也在猜測這座新城的模樣:是打造中國的矽穀?還是大型企業的聚集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