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師者授業,增加學生的智商,使之博文廣智。
在“互聯網+”時代,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把無數前哲先賢的巧思圭臬創造轉化,還要扮演好學生導航者、發展指導者角色,引導學生成為時代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授人以漁,以自由多樣的形式換取學生求知的興趣。以言傳身教啟迪學生學習方法,使之打造承載知識和駕馭知識的平台和容器,從而帶來對未來生活的底氣,培養出超越自己的學生。換句話說,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教育學生,但是辯證法,學生永遠要超過老師。這也應該說是教育工作者的奉獻。你可能在學校里默默無聞,特別是中小學教育,20年之後30年之後你仍然在這個崗位上默默無聞。可能你的學生已經當特首了,可能你的學生當校長了,當教育局長了。當然我不是說當官就有出息。那你的學生可能成為院士了,可能成為著名科學家了,但是你仍然是一個“園丁”,你仍然是一個教師,這就是教師的高尚之處。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奉獻了自己,也造就了青少年的人生,也是為民族,為國家培養了人才。
為什麼我說全社會要尊重教師,只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當教師,不是什麼人都能當教師。全社會要形成尊重教師的好氛圍,要培養出超越自己的學生,學生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澳門有其特殊的過去,教師應因地制宜對中華文化進行發掘和論析,使學生認識和欣賞母體文化,確立成熟的民族文化觀,夯實個人身份和民族歸屬的基礎,既能融入世界優秀文化潮流,又懂得堅守本民族價值標準,成為具有扎實民族根基的一代新人。
第三,師者解惑,提高學生的情商,使之通融思變。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回饋社會,在培養學生德商智商的同時,還要築成他們與社會共處交往的能力,善於及時地剖析反思、糾偏匡正。忠恕之道,澤被天下,和而不同,靜水流深。激發學生不斷積累中華文明的底蘊,同時提高學生對現代各種思潮的認知水平,不能讓學生隨波逐流。就是要提高學生對現代各種思潮的認知水平,使之對社會有透徹的理解和更柔和的包容,形成澳門社會繁榮和諧的中堅力量,培養學生客觀多維的思辯能力,使之用發展的眼光了解中國的國情國策,以歷史的角度審視澳門在祖國版圖中的地位,從而樹立報效祖國的寬廣人生哲學。所以澳門的學生不要光立足於澳門,眼睛里不要光看到澳門,要看到中國,要看到全世界,要看到宇宙。這樣才能心胸寬廣,你才能學有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