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可以說,越南在《中越聯合公報》上對台灣問題的表態,是對中越建交協議的補強。實際上,在一九五零年一月十八日中越兩國建交時,尚未有“台獨”問題。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奮勇追擊國民黨軍隊。曾經支持蔣介石集團的美國政府,已經極為不滿蔣介石集團的貪污腐敗及獨裁極權,因而拋棄了蔣介石集團。以當時國共兩軍的態勢,已經集結在東南沿海的四十萬粟裕大軍,解放台灣指日可待。但因為“左”傾盲動的金日成在懷有“雅爾塔情結”的斯大林的支持下發動朝鮮戰爭,才使得擔心“共產主義東擴”的美國政府,再次支持蔣介石集團,並派遣第七艦隊侵駐台灣海峽,導致解放台灣戰役受阻。而在此時,龜縮於台灣一隅的蔣介石,為了鞏固自己已經風雨飄搖的權力,既反共也反“獨”,“台獨”勢力及其活動沒有任何空間。因而在中越建交協議中,就沒有上述的“反獨促統”內容。而現在隨著形勢的發展,越南在《中越聯合公報》中明確地寫上了上述內容,等於是補強了建交時的協議或政治承諾。這也就堵死了蔡當局利用中越倘有的矛盾從中魚利,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之路。
既然如此,就不但是對“台獨”的沉重一擊,而且也是對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率先打響了“第一槍”。實際上,越南是蔡英文推動“新南向”政策的主要目標地之一。這是因為,越南尤其是越南南部有較多的華人,與台商同文同語,辦事較為方便。在越戰結束後,當地政府為盡快補充因戰爭而喪失的人口,鼓勵生育,此後出生的嬰兒現在已是中壯年,可為台商提供大量勞動力,而且教育水平也不錯。此外,越南的交通較為便利,比東南亞其他國家更有地利之便。而越南南部曾經長期在與國民黨“同聲同氣”的傀儡集團的管治下,當地華僑華人對台灣懷有某種特殊情感。因此,胡志明市就成了台灣當局在東南亞的“外交”重鎮,在柬埔寨驅趕台灣當局的“代表處”之後,就一直是由駐胡志明市的“辦事處”兼管對柬埔寨的“領務”。正是綜合上述的各種因素,台商的大型鋼鐵廠就建在越南(中北部)的河靜。而在蔡當局有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文件中,越南就成了最重要的節點。
如今越南籍著“一帶一路”申明反“台獨”的鮮明態度,等於是打響了阻遏“新南向”的“第一槍”。儘管越南不會拒絕台商繼續投資,但由於已經作出了“越南不同台灣發展任何官方關係”的莊重承諾,因而對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就必然會予以抵制。實際上,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中,無論是產業人才交流,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創新產業合作,區域農業發展,還是“新南向論壇”與青年交流平台等規劃,都必須和當地政府存有一定的官方聯繫。現在既然越南政府已經明確向大陸作出了“不同台灣發展任何官方關係”的保證,“新南向”政策就將難以在越南推動上述項目,“新南向”也就將會變成“新難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