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除了相對開放,卡塔爾在社會層面與其他海灣國家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說到外交政策,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田文林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用了“標新立異”一詞。他說,雖然是個小國,但卡塔爾想搞大外交,一直試圖發揮地區大國的影響力。比如,卡塔爾專門成立了蘇丹援助委員會等對外援助機構,為調解蘇丹、黎巴嫩、也門等國的衝突投入巨資;在阿拉伯國家中,它第一個派出戰機參加推翻卡扎菲政權的軍事行動,第一個公開支持阿拉伯軍隊進入敘利亞……
田文林表示,卡塔爾“總想扮演橋梁角色,誰也不得罪。正因為如此,塔利班、哈馬斯等一些很難被中東其他國家接受的組織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被允許開設辦事處,與此同時,它也能容納什葉派占多數的伊朗。這種態度在中東地區實在是比較出位”。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報道稱,敘利亞2011年出現騷亂後,多哈成為敘武裝反對派的主要金主和外交支持者,歡迎敘叛逃者和異見人士進入其境內。敘反對派人員在當地豪華酒店會面,反叛武裝指揮員經常乘飛機前來要求卡塔爾提供資金。英國《衛報》5日稱,卡塔爾還是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的關鍵金主,並從2012年起一直是哈馬斯流亡官員哈立德·馬沙爾的庇護所。
“財富充足的卡塔爾始終不認為自己是個小國,覺得自己能夠挑戰沙特在海灣地區的霸主地位。”華黎明表示,這次風波看似是好幾個國家和卡塔爾斷交,實際就是卡塔爾和沙特的關係引起的,“雙方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1995年我當中國駐阿聯酋大使時,他們就鬧得相當厲害了”。而卡塔爾和沙特最為突出的矛盾便是對遜尼派穆斯林兄弟會(簡稱穆兄會)和伊朗的態度。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卡塔爾和沙特都是遜尼派國家,但沙特認為穆兄會的政治模式既威脅其政權合法性又威脅其國家安全,因為這是一種“將宗教信仰與‘投票箱’影響力合二為一的政治模式”,因此將該組織打上恐怖主義標簽。不過,卡塔爾選擇支持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尤其是支持穆兄會在埃及執政。美國卡內基中心訪問學者拉夫爾·裡弗沃認為,“卡塔爾通過在阿拉伯獨裁者紛紛垮台時支持穆兄會而成為‘阿拉伯之春’浪潮的弄潮兒,多哈希望以此贏得許多重要朋友”。另一方面,《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卡塔爾也有自身國內因素的考慮。穆兄會已於1999年自願解散在卡塔爾境內的正式組織,在此前提下,卡塔爾接收的這些人並不會像在沙特、阿聯酋等國一樣,在卡塔爾宣揚反對派情緒,因為卡塔爾正在扮演支持他們的角色。
在伊朗問題上,田文林表示,沙特對這個國家既痛恨又恐慌,圍堵伊朗幾乎成為其國策。在此情況下,卡塔爾所謂的中東橋梁作用顯得不識時務。“卡塔爾想對伊朗採取緩和態度已踩到沙特的外交政策紅線。”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