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倫敦大火燒出特雷莎·梅公關災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8 09:09:37


 
  且隨著大火真相逐漸揭露,顯示出這很可能是一場人禍,而非意外,民眾急著要政府給個答案。

  然而,特雷莎·梅一步錯,步步錯。她再隔了一天,也就是在火災發生後的第3天,才到教會與災民碰面,面對的自然就是滿場噓聲、嘲諷聲。

  特雷莎·梅差點不得其門而入,要離開時又面對群情激憤的民眾包圍,對她大喊“懦夫”、“無恥”,最後在大批警力護駕下狼狽脫身。

  特雷莎·梅主打“強大且穩定的領導力”,在這場大火後絲毫沒有展現。有災民說,“她帶來了什麼?有什麼有用的東西嗎?甚至格蘭菲塔的磚頭,都比她的政府領導力要強大且穩定。”

  另有災民說,“柯賓比她早24小時來看我們,她沒有來表達支持,真的很令人寒心。她應該有點感情、有點愛心,但她沒有,她冷得像條魚。”

  此外,事發後英國民間力量集結,自發性送物資、募集善款,但特雷莎·梅直到16日才宣布政府拿出500萬英鎊(約新台幣2億元)基金,供災民的衣物、食物,以及緊急必需品所用,反應慢半拍。

  特雷莎·梅昨天終於見到大火受災戶,但地點移到了她的辦公室唐寧街10號。她承認,在事發後頭幾個小時,對受災戶的支援確實“不夠好”,並承諾指派更多人力支援。

  然而,這場大火已經重挫特雷莎·梅的形象,也讓她的支持率再度下滑。保守黨敗選或許讓她被貼上“失敗”的標籤,大火卻讓她再被貼上“冷血”的標籤。格蘭菲塔大樓的大火雖然逐漸平息,但延燒到特雷莎·梅身上的民眾怒火,短期間恐難撲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