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永康文化禮堂讓農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5 16:32:08


 

  常態活動,培育禮堂品牌新文化

  禮堂只是場所,文化才是內涵。農村文化禮堂建起來了,更要讓其“活”起來。通過“送文化”加“種文化”,堅持禮堂文化品牌化,通過各式常態化活動,真正激發了鄉村文化活力。

  “送文化”要送到村民心坎上。在文化禮堂“菜單式”服務中,永康“送文化”也做到供給側改革,實現從文化部門“有什麼送什麼”,向群眾“需要什麼送什麼”的轉變,採用“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

  以文化禮堂為依托,永康充分發揮文廣新局、黨史辦、婦聯、文聯、科協等20餘家部門的資源優勢和特長,深入挖掘基層文藝人才的草根力量和創新精神,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新路子,提升農村文化自力更生、自我繁衍能力,基層文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種文化”要種到鄉村故事上。永康創新性地在文化禮堂開設“鄉村小康學堂”,就是期待著將文化的種子植入農村,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今年以來,牽頭開展書法、舞蹈、樂器、創作、國學、群眾演員等10多類培訓班,基本覆蓋全市文化禮堂。

  園周村村民俞笑玲沒想到有一天真的能夠實現在“家門口”學習國畫。就在6月份,利用自然生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富裕起來了的園周村邀請畫家呂偉傑開辦了“小康學堂國畫培訓班”。原本就打算學畫畫的俞笑玲得到消息馬上就報名參加,“第一堂課就教畫荷花,契合我們村的歷史典故,很有意義。”

  今年,永康市已排出10多個“鄉村小康學堂”班次,未來也將借助“小康課堂”形式,努力為村民們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更好的學習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