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澳大利亞對華耍兩面派行不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6 08:36:34


墨爾本港是澳大利亞最繁忙的港口,它見證了中澳貿易的升溫。
  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今年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民調顯示,澳大利亞人的對華態度有些自相矛盾。被問及今後20年中國成為澳軍事威脅的可能性時,46%澳大利亞人表示有可能。而被問及目前中國更多是經濟夥伴還是軍事威脅時,79%說是“經濟夥伴”。

  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7月4日載文《澳大利亞的中國觀——我們要透過“恐懼與貪婪”的表面》,文章說,這表明,盡管澳大利亞許多人對中國保持警惕,同時卻眼盯著對華關系帶來的經濟利益。澳大利亞人可能覺得這是在“務實”對待兩國關系;而在中國人看來,此種態度代表混亂和投機。這種狀況對我們的雙邊關系可沒好處,對華關系對澳大利亞國家利益至關重要。

  為什麼在中國對澳意味著什麼的問題上,我們會如此混亂不清?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們接觸到的有關中國的諸多信息恰恰是從經濟機遇與安全威脅這種二元角度來講述兩國關系的。這也是阿博特概括的“恐懼與貪婪”。我們的經濟繁榮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中國,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在報道中,中國對澳安全利益的潛在風險,基本上被當成理所當然,即便很多時候并無確鑿根據。

  也許大多數澳大利亞人更希望中國不會成為軍事威脅。但諷刺的是,這種混亂不清、“恐懼與貪婪”對待雙邊關系的方式,反而有可能強化我們所害怕的那種威脅。中國人十分清楚澳大利亞怎麼看中國,因此對我們沒有好感。

  筆者接觸過的許多中國人都越來越強烈地感到,澳極力從對華貿易和投資中撈取好處,但與此同時抓住一切機會公開責罵、羞辱中國。結果是讓中國人覺得,澳大利亞虛偽、不值得信任。正如一名中國人對筆者所言, “一手抓取好處,另一只手打我們的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