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電子支付面臨惡意詐騙等新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7 15:15:58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天時、地利、人和”,無現金社會正在走近

  來自第三方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總交易額為57.9萬億元,同比增長85.6%。其中,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為38.6萬億元,約為美國的50倍。在某種程度上,隨著移動支付的全速衝刺,中國已經一只腳踏上“無現金社會”的門檻。

  移動支付為什麼風生水起?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作用的結果。

  天時,是全球向“無現金”邁進的大趨勢。韓國政府計劃2020年讓硬幣從流通渠道消失,丹麥也在去年允許零售商拒絕現金支付,僅接受移動、銀行卡支付。

  人和,是作為基礎設施的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在中國快速普及。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299萬人,其中手機網民達6.95億,較2015年底增加550萬人。手機超越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

  最重要的當屬“地利”。目前中國人民銀行發放了267張支付牌照。2010年以來,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保持在50%以上的年均增速,經過7年發展,中國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全球的領跑者。

  相較於傳統現金流通,無現金流通的優勢也很明顯:節省金融業的勞動力、節約社會資源、減少疾病傳播、減少搶劫現金犯罪、杜絕假幣坑人等。

  用戶教育、黑客攻擊、系統崩盤,是無現金支付的攔路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