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第一個軍事教育機構:井岡山軍官教導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8 15:19:03


 

  毛澤東為教導隊規定了三項任務:一是為部隊和地方培訓輸送幹部;二是改造俘虜;三是調查研究敵軍情況。

  毛秉華說,每個學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學軍事、學政治、學文化,為實現推翻軍閥政府、消滅封建剝削、完成土地革命的目標而奮鬥。

  “教導隊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軍事課和政治課。”毛秉華說,其中軍事課有隊列、射擊、刺殺、投彈、游擊戰術、夜間戰鬥、敵情偵探等課目,政治課有無產階級革命、形勢、任務、部隊建設、群眾工作、政策紀律等內容。“除學習軍事和政治外,還設有識字課”。

  軍官教導隊只有袁炎飛、黃天華2名專職教官,其餘都是兼職的。毛澤東也是“兼職教官”,他講課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很受學員歡迎。

  高秀用介紹,第一期教導隊原計劃辦3個月,後來由於鬥爭形勢緊張只辦了兩個多月。通過努力學習,學員的政治文化素質和軍事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有的學員後來成長為黨政軍高級領導人,如譚震林、陳伯鈞、陳士榘等,但多數學員為革命英勇捐軀,如呂赤、王良、謝華光、蔡德華、劉仁堪等。

  1928年4月,朱德、毛澤東兩部在井岡山會師,組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原軍官教導隊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官教導隊”,並從寧岡龍江書院遷至井岡山茨坪的店上村。

  同年冬,彭德懷率紅五軍主力上井岡山後,中共井岡山前委決定在紅四軍軍官教導隊的基礎上,創辦了紅軍第一所正式學校——井岡山紅軍學校,彭德懷任校長。

  1931年11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將紅一、三軍團的隨營學校、閩西紅軍學校和閩粵贛紅軍學校等合併,組建成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辦第三期時,將校名改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

  1936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擴建為西北抗日紅軍大學;6月,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正式成立;次年1月,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新中國成立後,高等軍事學院、軍政大學等軍校相繼成立。1985年12月,在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