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趨穩外儲續升 無意貶值穀競爭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9 11:43:24


  中評社香港7月9日電/人民幣匯率在人行引入逆周期因子之後,大致趨穩,中國外匯儲備亦連續5個月上升,身兼外管局局長的人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外管局官網撰文《求是》表明,中國無意通過貨幣貶值提升競爭力。他指出,要理性看待外儲規模的變化,隨著內地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際收支在波動中會逐步趨向平穩。

  據星島日報報道,現時國際環境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潘功勝相信,長遠而言,中國經濟金融基本面是穩中向好,支持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他表示,無論是採用甚麼標準來衡量,是以覆蓋3至6個月的進口量,或充足率須覆蓋100%短債計算,他認為總體來看,目前中國外儲充足,規模仍處於合理範圍;面對市場近年對購匯需求及意願,外管局亦深化了外匯管理改革,合理運用外儲,實現了“藏匯於民”的精神。

  潘功勝重申,中國無意通過貨幣貶值來提升競爭力,“既沒有這樣的意願,也沒有這樣的需要。”央行向市場提供了外匯流動性,“防止了匯率超調和羊群效應”,維護了市場穩定。

  人民幣上周五離岸價收報6.8039兌一美元,微跌0.06%(跌38點子),每百港元兌87.09人民幣;在岸價報6.7938。

  另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認為,金融科技能夠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將更多小微經濟主體納入經濟金融活動,有助於降低風險集中度。金融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將降低訊息不對稱,提高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 

  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將當前新金融的特徵歸納,指將會消弭地域、貧富、職業等鴻溝,讓金融服務回歸平等、普惠本質。以往發達的金融體系主要只服務於佔用戶總數約20%的大客戶,而新金融提升了行業包容性,首次讓其餘八成用戶也能平等享受金融服務。他提醒,金融科技在提供跨市場、跨機構、跨地域金融服務的同時,難免也使得風險的傳染性更強、波及面更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