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觀察:上海高校建設特色新型智庫探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6 00:42:16


 
  智庫建設反哺人才培養
 
  讓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張驥頗感自豪的是,國家留學基金委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選拔資助20餘名優秀學生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習,張驥就有3名學生通過層層選拔,獲得了實習機會。
 
  “智庫研究過程中,我能實際了解到國家在人文交流領域緊缺的人才,在教學環節,我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外交流溝通的能力以及對國情、國際事務的把握能力。”張驥說。
 
  推動高校智庫建設反哺高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復旦大學率先探索了高校智庫育人的有效途徑。
 
  復旦大學校長助理陳志敏介紹,在博士後培養過程中,學校一方面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研機構與實務部門相結合的培養目標,要求博士後在完成學術目標的同時承擔必要的咨政和行政任務,另一方面加強與校外研究機構、地方政府合作,聯合培養博士後,瞄准實際問題進行研究攻關。
 
  復旦還將智庫育人的視線投向學生,培養智庫的“後備軍”。以建立社團、招募助管助研等方式吸納本校學生,設置專門的“智庫學術助理”項目吸納其他高校學生。
 
  “科研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自由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學與科研貫通的育人方式既是人才培養的需要,更是研究所的優勢。”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崔允漷介紹,該研究所向學生開放各種高質量的科研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體會創新、自由研討的重要性,100%的學生都參與了導師的國家級重大課題。此外,研究所把科研整合到教學過程中,大範圍開展研討式教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還積極把科研資源平台打造成學生學習成長平台。崔允漷介紹,近5年間,研究所先後接待了200餘位國內外專家來訪,並舉辦上百場教育論壇,輸送了大約60%的博士後到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開展聯合培養,開拓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了他們的科研素養和學術能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焦以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