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觀察:內閣改組 安倍“獨大”時代終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8 00:19:37


 
  第二是安倍面向全黨放低姿態,主動放棄“獨大地位”。安倍在此次內閣調整中,除了保留作為“股肱之臣”的官房長官菅義偉和副首相麻生太郎外,其餘閣僚的選任遍及全黨各派系。在8月4日接受採訪時,安倍也表示“向國民深刻致歉”,“今後將主要關注民生問題”,這番話也意味著其可能會暫時“放權”並降低姿態,以免招致更多攻訐。

  第三是日本執政黨內未來可能出現“多邊角力”局面。正如前文所述,在此次的內閣改組中,安倍盡可能迎合了黨內各派系的訴求。原外相,黨內第二大派系領袖岸田文雄升任自民黨“四大要職”的政調會長;河野太郎、野田聖子等對安倍持不同政見者甚至是批判者相繼入閣;國家安全領域,安倍也放棄了忠心卻無能的防衛相稻田朋美,改任經驗豐富的小野寺五典接任。這些安排肯定會對安倍產生前所未有的牽制,令日本政壇暗流湧動。

  第四是自民黨的整體運作仍“形散神不散”。儘管重組後的安倍政權未來可能將會出現搖擺、扯皮等局面,目前自民黨內的出現的爭鬥更多是權力之爭,而非路線問題。當今日本社會整體保守化、右翼化大趨勢已成氣候,隨美遏華,修改憲法,千方百計與中國進行全方位競爭纏鬥日漸成為保守陣營共識。雖然有所波折,但以自民黨為代表的日本政治主流,仍在堅定地向著“政治大國”、“正常國家”的道路穩步前進。這也意味著即便在安倍新內閣內存有所謂“知華派”人士,中日關係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呈現進一步緩和的局面,但依舊是一種“冷和平狀態”,並不會因此而產生根本性的好轉。

  (來源:中國網;作者:孟明銘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