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觀察:短期摩擦無礙未來中美經貿大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2 00:28:59


 
  美國內政治干擾中美經貿關係

  如同經貿關係只是兩國整體關係中的一個方面,中美貿易關係也必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美國兩黨政治的“鐘擺效應”作用下,共和黨和民主黨在經濟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分歧,往往對中美貿易關係產生重要影響。在競選期間和當選之後,特朗普核心團隊不斷強調奉行“美國優先”的執政思維。其經濟政策方面的重點是推進本國實體經濟復甦、增加本國居民就業。具體包括:在財政政策上積極發揮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籌劃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推進大規模減稅措施,降低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其中企業所得稅擬由35%降為15%,同時以一次性徵收10%的低稅率吸引企業將海外投資所得匯回美國;在就業政策上主張限制非法移民等低端勞動力入境,把就業機會留給美國基層民眾;在貿易政策上主張加強貿易保護,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謀求利用高額關稅保護國內產業;在產業政策上強調能源獨立目標,支持國內傳統化石能源產業加速發展,鼓勵煤炭、油氣產品出口和製造業產業回流;在金融政策上主張放鬆金融管制,短期內維持寬鬆格局等。

  特朗普政府競選期間發出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的聲音,曾一度引發人們對中美貿易前景的擔憂,但從特朗普當選以來的中美關係發展的態勢來看,兩國經貿關係總體上並沒有發生大的衝突,尤其是在2017年4月中美領導人在海湖莊園會晤之後,特朗普本人沒有再提出與中國展開“貿易戰”的議題。但需要注意的是,兩國整體關係的結構性演進趨勢並沒有改變,特朗普政府在對外關係上奉行的“美國優先”思維也沒有改變,因此對中美兩國之間貿易關係也不能盲目樂觀。從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的效果來看,儘管中國在部分領域滿足了美國開放市場的要求,但按照美國政府的統計口徑,2017年4—5月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仍然保持著592億美元,同比增長11%。此外,特朗普國內執政也不順利,競選中承諾的醫改、稅改都遇到重重阻力,此時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做文章,也不排除是特朗普政府出於轉移國內矛盾的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