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八成留學人員歸國更好推動中國參與全球治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4 16:15:42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中國在全球化過程當中更多地推動全球規則的制訂或者要參到全球治理,留學人員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的”,8月12日,在第12屆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暨歐美同學會北京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如是說。

  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出發,馬駿認為至少可以從三個層面參與全球化。一個是從企業層面參與,比如進出口貿易是全球化,對外投資是全球化,或者在跨國公司工作對中國進行投資也是全球化 ;還有一個層面是國際組織,例如金融領域的世界銀行、IMF、亞投行等等機構,在其工作人員做的工作基本上是執行國際規則;第三個層面是推動制訂國際規則,主要在政府的層面,因為很多議題、很多規則還沒有形成,需要各個國家主要參與國際規則制訂的人坐下來共同探討。

  面對當前中國發展狀況和參與國際規則制訂的現實需求,馬駿總結,參與國際規則制訂需要有四方面的能力:

  提出議題的能力。要讓提出的一些議題使得大部分國家都能接受,而且提出議題之後需要有一個基本的構思就是如何來解決。而且解決方案,也需要大部分國家都接受。

  討論形成共識。一些國家不一定有明確的想法,議題提出過程當中對議題的意義較模糊,所以要去引導,組織討論,把正面積極的意義宣傳出去。

  此外還要有能力來擔任臨時一些機構的領導。最後一個重要的能力是要形成文字,要做政治宣誓。每個國家的訴求不同,一句話可以在80個人的小組裡面討論3小時,出來五個十個版本,但是最後要選擇一個讓大家都能夠達到共識的文字版本。

  對於海歸人才在推動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過程中的作用,馬駿認為海歸人員在語言能力、專業能力、國企人脈等方面都有足夠的經驗,可幫助中國在參與國際治理、推動國際的規則制訂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形成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54萬,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達36.26%;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25萬人,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為58.48%。從1978年到2016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58.66萬人,其中265.11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群體比例逾八成,留學回國與出國留學人數“逆差”逐漸縮小,海歸人員對於國家發展成為一股重要力量。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