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艾滋病疫苗研製成功?系部分媒體和公眾誤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4 16:14:59


 

  混淆了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

  另外,媒體還公布了一部分“吸人眼球”的數據:“受試者單次暴露於艾滋病病毒(HIV)下感染風險減少了94%,並且有66%的受試者在6次暴露於HIV之下仍然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沒有被HIV感染。”

  “但遺憾的是,這部分數據並非人體臨床試驗獲得,而是來自於對動物模型猴子的‘臨床前’研究結果。”姜天俊表示,正確的表述應該是:在之前該疫苗進行的一項動物實驗(猴子)中,其中一組有效接種方案將單次暴露於SHIV的感染風險降低了94%,6次暴露後仍然有66%的動物沒有被SHIV感染。這裡需要一提的是,SHIV並不是HIV,而是一種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與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重組病毒,能避免SIV感染並不一定能免遭HIV感染;猴子能避免感染也並不預示著人類就可以避免感染。

  對於媒體的“熱情”解讀,強生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媒體翻譯存在失誤。降低感染風險這個結果是從臨床前的動物研究中得出的,但是某些中文媒體卻當成了臨床研究,嚴重誇大了這個結果的意義。“其實,這就是一個研究階段的進展,顯示了樂觀的前景。”對此,該負責人很無奈。在姜天俊看來,艾滋病疫苗離上市也還很遙遠。

  (來源:科技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