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澳媒:中國“太空絲綢之路”即將到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4 15:31:46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中國很有可能把“太空絲綢之路”加入陸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而將“一帶一路”倡議擴至太空軌道。

  處於“太空絲綢之路”核心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同意使用中國北斗衛星所提供的精確導航和授時服務。截至2016年,中國北斗系統有23顆在軌運行衛星,今後還將繼續擴大。北斗這樣的精確導航和授時衛星是推動當地經濟和協調通信的關鍵技術。此類系統能促成不同的應用,包括移動設備、精密測時——可支持股市應用和金融服務、協調鐵路和海上交通管理、為采礦等眾多行業提供支持。

  2016年中國發布的有關航天活動的白皮書強調了北斗的重要性。白皮書提到“太空絲綢之路”,宣布建設“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它包括對地觀測、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衛星研製,地面和應用系統建設,應用產品開發等。

  美國媒體稱,北斗是中國修建用以擴大自己活動和影響力的道路、鐵路、港口和工業園的“數字黏合劑”。“太空絲綢之路”的衛星通信、天氣監測和對地觀測,將從天上到地上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新絲路沿線國家若加入“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會變得依賴中國所提供的太空服務。這將令北京對那些國家的政策選擇具有更多影響力,因為中國控制了維持其經濟增長的關鍵太空能力。

  美國及其盟友不應接受中國從太空主導歐亞。現在,(西方的)“太空2.0”革命正加速,從中產生的新太空技術,將令與中國的太空競爭不會像過去那樣危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因此沒必要一味接受中國對太空的控制來發展本國經濟。西方也有必要向新絲路沿線國家推廣太空2.0技術,從而不讓中國主導相關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