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美術館長:許多作品庫藏幾十年未露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7 11:23:44


 

  當然,相對於大量藏品,美術館的空間遠遠不能滿足展覽需求。典藏活化,不僅讓更多經典在本館展出,也使美術館的空間得到“延伸”——中國美術館率先嘗試將藏品無償送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舉辦巡展,並向當地文化機構贈送相關題材的經典作品複製品。此外,中國美術館還嘗試在電視台、報刊開設典藏活化專欄。“一台電視機就是一個美術館”“一張報紙就是一個美術館”。蘊含在美術經典中的中國精神,在這樣的嘗試中傳播開來。

  自主策展,彰顯價值引領

  展覽不是美術館開展工作的唯一途徑,卻最能體現美術館的特色與定位。美術館的展覽空間仿佛報紙雜誌的版面,不能“來稿照登”,要通過策劃主題展引領導向。美術館不是創作單位,但展覽什麼、何時展、用多大空間展,都直接對創作產生影響。因此,近五年,越來越多的美術館意識到不能守株待兔,坐等展覽申報,每年都會配合國內外大事,自主策劃大型主題展覽。在建黨、建軍、新中國成立等重要紀念日組織大規模、高品位、綜合性的美術展覽;結合美術史上的重要事件、畫派、大師的研究和紀念,策劃相應的展覽和研究活動;發現現實中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默默耕耘,不善自我炒作的正能量藝術家,主動幫助他們舉辦展覽會、研討會,成為美術館工作近五年的亮點。

  很多時候,走進一個大型展覽,常常誤以為是個展,原因在於參展藝術家創作手法雷同、風格趨同。許多畫家受商品畫需求的制約,失去本真的創造力,在摹仿市場行情好的畫風中找出路,在地位高的畫家風格中找風向標。作為國家級美術館,中國美術館尤為重視價值引領,近年來策劃了“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推介風格強烈,“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藝術家,以拒絕平庸與俗氣;從學術導向的角度,策劃大型“中國寫意”展,以寫意為切入點,深入挖掘中華美學傳統在美術中的表現,強化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價值體現;從題材角度,策劃“中華民族大團結全國美術作品展”,表現了五十六個民族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中國夢團結奮鬥的多彩畫卷;從創作方式的角度,策劃大型“美在生活”展,近400件作品,展示了十八大以來美術家深入生活的嶄新面貌;從培養新人的角度,策劃了“中國美術館收藏青年美術家作品展”,以每年一次展覽的節奏持續支持、激勵青年藝術家的成長,打破國家館收藏的神話,逾越論資排輩的鴻溝,使青年人脫穎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策劃展覽、甄選藝術家和作品固然重要,展覽的展陳設計、展廳布置也同樣重要。當前,美術展覽中還普遍存在以藝術家職位高低安排展覽作品順序的現象。其實布展要綜合考慮作品內容、尺幅、風格、水準等多方面因素,美術館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依據展覽宗旨布置作品。

  要強化自身的價值引領,美術館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專家隊伍,集聚學術力量,研究歷史,立足本土,預測未來,站在美術史的高度,對畫派、風格的形成,對名家和沒有出名的美術家,對老中青美術家的狀況進行分析比較,對美術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並找到解決的辦法。諸如針對當前創作尺幅越來越大、人越畫越多、表現越來越細密,而情感則越來越淡漠、形式越來越概念、風格越來越趨同等問題,美術館可以組織小幅精品展等,引領作者樹立真正的精品、經典意識。兩年前,中國美術館將主樓六層的內部資料室改造成“藏寶閣”,在這一空間中,分期分批陳列二十世紀大師的經典之作。展廳雖小,但含金量高,被譽為中國美術館皇冠上的明珠。小展廳、大視野,小作品、大境界,這才是美術館人、美術工作者應該致力的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