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25日,由江蘇省文化廳與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共建的“昆曲數字博物館”在劍橋大學舉辦開館儀式。江蘇省文化廳廳長徐耀新、中國駐英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項曉煒、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副院長史蒂文·切利共同為博物館揭牌。
昆曲數字博物館項目於2016年10月啟動,由“劍橋康河計劃”、江蘇省文化廳、江蘇省藝術基金共同支持,劍橋大學多個機構協同參與。目前博物館已征集昆曲實物資料370多件,演出和教學視頻100多部,研究文獻70多篇,進行數字化存儲和中英雙語翻譯,總數據量超過6TB,網站地址為kunopera.org。
史蒂文?切利副院長表示,昆曲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一項古老、精彩的技藝。數字博物館不會取代現場的表演,但是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藝術,對於保護昆曲這項文化遺產非常重要,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非常榮幸能參與其中。他希望,通過“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項目加強與中國、與江蘇在文化藝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為傳承人類文化遺產做出貢獻。
徐耀新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昆曲數字博物館不僅匯集了江蘇與劍橋大學保存的昆曲藏品,也得到了全國7家昆曲院團的傾力支持。他認為,昆曲數字博物館的“精彩”之處,可以概括為3個I,International(國際的)、Intellegence(智能的)、Illimitable(無限的)。
項曉煒公參對昆曲數字博物館的開通表示祝賀,他表示,地方文化交流與項目合作是近年來中英人文交流的新亮點和生力軍,江蘇省文化廳與劍橋大學共建的昆曲數字博物館,是一個很好例證。
劍橋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副館長馬克·艾列特介紹了該館保存的勞倫斯·皮墾院士收藏的與昆曲相關的樂器、服裝、道具等藏品的情況。他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江蘇相關博物館的合作,共同對劍橋大學人類學與考古學博物館所藏的大量中國藏品進行系統的整理與研究。
當天活動現場還進行了《牡丹亭》節選片段的表演,劍橋本地的多名藝術家們受邀觀賞演出,並進行現場繪畫創作。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