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傳統媒體維權之困有解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01 11:37:20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日前,刊登於《南方日報》主要版面的一則公告引發輿論關注。公告強烈譴責“UC頭條”擅自轉載其作品的行為,並稱保留進一步追究侵權責任的權利。這已經是近兩個月來該報第二次訴諸此舉來維權。

  傳統媒體與網絡傳播平台之間的版權之爭,眼下似乎正進入一個死循環。一邊是不斷發出的反侵權公告,一邊是依然故我的拿來主義,“傳統媒體辛苦種草,新媒體免費放羊”的尷尬愈演愈烈。全國報業內容聯盟、中國報紙版權聯盟等行業組織雖紛紛建立,但效用發揮卻十分有限。很顯然,傳統媒體的單方譴責和抱團維權並沒有對侵權行為起到應有的震懾。相反,隨著傳播技術的日新月異,媒體格局的深刻變革,有組織的大規模侵權行為正在成為常態。

  從一開始的偷偷摸摸拿來再說,到再後來的明目張膽找來再看,到現如今的理直氣壯找來也不怕,各大網絡傳播平台愈發任性的背後,是傳統媒體高昂的維權成本。近些年來,拿起法律武器大力維權的案例不在少數,但這些訴訟要麼雷聲大雨點小,熱鬧一時便沒了下文;要麼獲得賠償少得可憐,甚至不夠支付訴訟費用;要麼受限於現實法律,舉證過程複雜繁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牽涉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讓傳統媒體的維權之路愈發艱難。而這似乎更給了那些以做“新聞搬運工”為業者以“底氣”。

  這是一個媒體空前繁榮的時代,但不應該是野蠻生長的時代。各種類型的媒體平台要融合共生,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對版權保護的重視,對內容創作的珍視。對傳統媒體來說,妥協換不來和諧,只有勇於拿起法律武器主動出擊,傳遞出一種“錙銖必較”的態度,才能一點一滴提升人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應當看到,近年來,隨著相關訴訟案件的大幅提升,傳統媒體與網絡傳播平台之間的版權合作案例也在不斷湧現。通過企業、行業和政府層面的多方努力,如今部分讀者已經開始對優質內容付費,反盜版、反抄襲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共識。

  版權是一道屏障,守護著內容創作者的熱情。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每一篇原創文章的背後都是辛苦的付出。你抄我、我抄你終究是害人害己,只會導致內容品質不高,垃圾信息泛濫。加強合作,各取所長,才是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裡最優之選。

  (來源:北京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