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金奈一鐵路車輛廠的工人正在裝配線上工作。(法新社) |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如果我們檢視一下印度目前的發展戰略,包括“印度制造”戰略,就會發現它無疑是在試圖複制中國的增長模式,但這很難成功。
美國石英財經網9月14日載文《盲目模仿中國的發展模式對遲到的印度而言可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文章說,中國驚人的增長紀錄被視為早期一些東亞經濟體尋求投資和出口主導模式的成功,其核心是低成本和勞動力密集型制造業。這一戰略還基於能源和資源供應的良性假定。但隨著2007年至2008年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出現重大結構轉型,這種良性假定已經不複存在。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低成本制造業中心和領先的出口國,得益於一些罕見的、相對長期的有利國際經濟因素。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消費市場相對開放,而且處於擴張期。全球貿易年均增速超過6%,遠高於全球GDP增速。而且,超過一半的中國出口商品是由跨國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或是中國同外國夥伴的合資企業生產的。
最近,中國已經日益整合進蘋果、微軟等跨國大企業的全球供應鏈之中。印度在這些供應鏈中的參與程度相對較弱。在早期階段,外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是把中國當成一個低成本的加工平台,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銷往西方市場,而不是中國國內市場。
在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出口在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大幅增長。但幫助中國經濟增長的這一極為有利的國際經濟環境現在已經不複存在。即使是在金融危機的惡果被全部消除、全球經濟實現完全複蘇的情況下,這一環境也不太可能重新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