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懲治加強 網絡謠言漸無生存空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0 10:04:57


 
 
  “如今不一樣了,網警開通執法賬號亮名身份,慢慢地走向‘前台’,不僅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巡查,接受網民在線舉報,遇到發布輕微不良信息的,還可以直接利用私信、公開點名等方式,就像拍拍發布者的肩膀,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删除帖子、消除後果。”孫吟龍說。
 
  需要注意的是,“拍肩膀”執法只是針對輕微不構成處罰的違法行為,除此以外,公安機關有嚴格規範的調查處置流程。孫吟龍說,發現疑似謠言後,網安支隊會將情況通報給合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屬地公安分局,同時開展線上聯繫核實和線下實地調查,確定是謠言無誤後,會找到造謠者依法進行嚴肅處理,並利用警方自身和外界平台,及時開展多種形式的辟謠。
 
  “我們的發布渠道如今豐富了許多,除了通過傳統媒體發布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合肥公安的新聞宣傳部門以及合肥警方的自媒體矩陣,分分鐘發布出去,權威性更強,而且還可以與媒體合作,針對本地群眾進行彈窗推送,精准度更高。”孫吟龍說。
 
  記者手記
 
  網絡謠言曾是互聯網空間的一大毒瘤。不過,隨著依法治網的大力推進,網絡謠言幾無生存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化建設,重拳出擊整治網絡謠言。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台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可以定罪。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進一步加大了對網絡謠言的懲治力度,明確將利用網絡編造、傳播虛假信息以及利用網絡實施犯罪行為入刑。在打擊網絡謠言方面,完善立法的腳步一直未停歇,法律的懲治力度越來越強。
 
  有了法律保障,執法部門更有了執法“硬氣”。當網絡謠言出現後,執法部門能夠依法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形成強大威懾力。政府部門以及其他權威機構則能在第一時間對外發布事實證據,闡釋事件的來龍去脈,澄清事實,取信於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