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網評:點贊浙大正面回應質疑
來源:東方網 作者:李冰潔
浙江大學日前出台《浙江大學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對優秀網絡文化成果提出的若干激勵措施,引起大家熱議。就優秀網絡文化成果具體如何認定、認定優秀網絡文化成果和晉升職稱的關係等人們關心的問題,浙大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採訪,做了進一步說明。(9月24日浙江在線)
浙大拋出“網文10萬+”等同於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引爆輿論,社會輿論評價有贊有彈,浙大也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面對輿論的質疑,浙大沒有遮遮掩掩,沒有回避問題,而是公開接受媒體採訪,從正面對“網文10萬+”的問題進行補充說明,這種自信與篤定值得點贊。
在網絡時代,一項新的舉措出台,通常會成輿論的“靶子”,遭到億萬網民的質疑和炮轟,在多元文化和價值時代,各種“毒舌”同時“發功”,各種觀點同時射向“靶心”,往往大大超出心理預期,如果沒有好的心理承受力,無法接受“萬箭穿心”的拷問,最終敗下陣來,原先安排好的事情中途夭折,或者無疾而終,十分遺憾,相關人員不反思自身的問題,反而抱怨網絡“憤青”太多,網民不理性,極為尷尬。
令人感到慶幸的是,浙大拋出“網文10萬+”等同於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觀點,沒有被輿論“異見”所壓垮,不畏懼種種“怪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做法,並敢於公開接受輿論“挑戰”,把問題闡述得更加明白,讓網民了解更多信息,澆滅了一些錯誤的輿論質疑,幹得漂亮。筆者認為,這種成功處理輿論質疑的態度和“公關”手段值得借鑒。
縱觀一些網絡事件,不難發現有的地方或有的涉事部門把網絡當成了“洪水猛獸”,面對輿論質疑時往往過於敏感,不敢正視,不敢接招,並躲躲閃閃,遮遮掩掩,信息不公開透明、更不對稱,公眾不了解事情真相,問題沒有解釋清楚,輿論質疑更加猛烈,“負面”形象凸起,對涉事部門或當事人更加不利,最終即使正確的做法或選擇也被誤解,非常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