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零售業轉型升級 老百貨如何出新招?
http://www.CRNTT.com   2017-10-10 15:57:32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剛剛過去的國慶加中秋“超級黃金周”裡,消費異常火爆。商務部數據顯示: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5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10.3%。

  然而,提起消費購物,有人會說:“除了節假日陪家人逛商場,我一般都在網上購物。”潛台詞是電商興起,實體商店受到冷落。

  實體商業的現狀如何?面對挑戰,又在進行著怎樣的變革?近日,記者在上海中山公園商圈作了一番調查。

  中山公園商圈地處長寧區,為上海的核心商圈之一,布局著多個商業綜合體和多條商業小街,是實體商店的匯聚地。

  商圈節日業績增長明顯

  記者到中山公園商圈採訪時聽說,開業15年的巴黎春天百貨不久前停業了。

  這個長寧商圈“老企業”的關門,跟電商衝擊有關嗎?長寧區商務委員會副主任陳方建告訴記者,巴黎春天的撤場,主要是合同原因,是業主方收回物業做重新的安排及調整導致的。

  “電商對實體商業有沒有影響?當然是有的。有一度,商業體系內的人也擔心,電商對實體商業的衝擊會不會致命。”陳方建說,雖然來勢很猛,但電商似乎也不希望打垮實體商業,甚至希望進入實體商業。今年,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就與上海百聯集團展開了合作。與天貓合作也曾是巴黎春天的方案,因為租賃合同提前中止,這一規劃未能實現。

  陳方建表示,從現狀看,電商分流了實體店的客流與交易,但並沒有打垮實體商業。近幾年,包括中山公園商圈在內的長寧區三大商圈節日業績增長依然明顯,且增幅都在兩位數以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