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雲見13位全球頂尖科學家
http://www.CRNTT.com   2017-10-12 10:40:26


 
  湯曉鷗:

  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第一個把人臉識別技術做到比肉眼識別更精准的團隊;

  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系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同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研發的圖像識別技術已被用於微軟圖像搜索引擎,成為世界上第一項圖像識別技術被用於大規模商業應用;

  擔任多個重要的國際會議的主席,包括計算機視覺最頂尖的國際會議ICCV和CVPR,並獲得CVPR2009最佳論文獎,是CVPR 25 年歷史上唯一獲獎的亞洲論文;

  2012年國際計算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上僅有的兩篇深度學習文章均出自其實驗室;

  2013年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上全球學者共發表8篇有關深度學習的文章,其中6篇出自其實驗室;

  2011-2013年間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兩大頂級會議ICCV和CVPR上發表了14篇深度學習論文,占據全世界在這兩個會議上深度學習論文總數(29篇)的近一半。

  謝源:

  華人在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的代表學者、發明的3D die-stacking技術是AMD Fiji架構的基礎,並開始被Nvidia和Intel使用;

  加州大學聖巴拉拉分校,可擴展高能效體系結構實驗室主任。

  Ion Stoica:

  P2P思想的重要先驅,讓P2P成為互聯網最流行的分享數據的方式之一;

  Spark、Mesos和Databricks就改變了當前的處理和分析數據的方式。

  李錦輝:

  國際著名的語音識別專家、前貝爾實驗室語音研發部門主管;

  佐治亞理工大學,教授。

  任奎:

  國際安全領域權威學者,研究項目獲得美國政府、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和包括Amazon在內公司的資助;

  美國紐約 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教授。

  江泓:

  高性能計算和大數據領域權威學者,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傑出教授;

  溫江濤:

  多媒體編碼專家,注重學術與產業結合,有14項技術成為國際標準。美國“時代”周刊年度最佳產品獎,國際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提名,研究成果已轉化為全球超過3億人使用的產品,已授權專利數量超過140項,多項發明和專利已經成為國際標準;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

  崔曙光:

  網絡信息處理,特別是傳感器網絡和物聯網領域權威學者;

  進入湯森路透全球“高引用科學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4,http://highlycited.com)名單(又稱“世界最有影響的科學家”名單);

  德克薩斯A&M大學教授;

  楊華勇:

  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從無到有實現盾構的“中國設計製造”;

  國家電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9點,馬雲就要開始他的表演了。( 來源:虎虎嗅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