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特會曾令台北緊張萬分或終可鬆一口氣
http://www.CRNTT.com   2017-11-10 10:49:28


 
  文章說,有所求的“權利”就要有義務,因而在政論界中有一種認知,認為特朗普對中國的所求雖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遏制“朝核”和中美貿易平衡方面。實際上,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大家都在觀察,朝鮮是否也會像去年杭州“G二十”,和今年廈門“金磚國家論壇”都發射導彈,以作“贈慶”那樣,以發射導彈以至進行核試爆作為“祝賀”。但實情卻是沒有,金正恩還發來了賀電。這除了是中國執行聯合國的制裁令,打中小金的要害,使他知曉不能在隨意任性之外,也與美國派出三艘航空母艦與韓國進行聯合軍演,震懾小金有關。因而有人說,特朗普此舉其實也有為習近平十九大“保駕護航”之意。

  其實也有消息說,朝鮮的核試爆地下坑道嚴重塌陷,活埋了二百多人,地質鬆軟,不能再爆。而且,不久前中朝兩國的地質高層官員開會,中方指出核試爆場地與長白山天池的直線距離只有一百幾十公里,地下核試爆可能會誘發火山爆發。而白頭山是金家權位世襲的“聖山”,因而有“白頭山血統”之說。倘因火山爆發而湮平了,豈非等於摧毀金家統治潮鮮的“正當性”?因此,就有高層官員放風說,以後在太平洋進行大氣核爆。

  扯遠了,回到本欄《兩岸觀察》的宗旨。此次特朗普訪問中國,台灣地區的各相關部門,包括“國安會”及其屬下的各個情報機構、“外交部”、“國防部”,還有陸委會等,當然全場緊盯,嚴密關注,做好相關準備與沙盤推演,同時與美方保持聯繫管道,台灣當局駐華府代表處在美方作業過程中積極蒐集訊息並回報台北;而蔡英文在出訪太平洋“友邦”前,也提前聽取“國安會”報告,確定美方不會在“習特會”中主動提及台灣問題,並將會在事後依慣例向台方簡報。不過,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知情官員透露,雖然美方向台方保證,會前及會後的訊息通報規格,和過去並無二致,但此次特朗普訪華行程由白宮與中國駐美大使館、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單線進行,美國國務院僅參與一般行政作業,即使依慣例在行程結束後向台方簡報,但具體訪問的安排及會談內容的詳細程度,可能無法達到前總統奧巴馬時期的標準。

  台灣當局最擔心的是,特朗普會象克林頓當年那樣,突然間說出“新三不”,亦即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獨立、認為台灣不應加入任何必須以國家名義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以補強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不足,甚至是與中國簽署第四個“中美聯合公報”,就像台灣當局在中共十九大前,擔心會有“統一時間表”及“武統論”那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