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城市大腦”讓數據資源比土地更珍貴
http://www.CRNTT.com   2017-11-14 00:36:35


 
  蕭山區還創新實現了120救護車等特種車輛的優先調度,一旦急救點接到電話,城市大腦就會根據交通流量數據,自動調配沿線信號燈配時,為救護車即時定制一條一路綠燈的生命線,並可減少對其它交通的影響。實際結果表明,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間比原來縮短了將近一半。
 
  交通治理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數據開始為社會產生價值,解決今天僅靠人腦無法解決的城市發展問題。城市大腦將為城市發展帶來三個重要突破:
 
  第一,城市治理模式的突破。以社會結構、社會環境和社會活動等各方面的城市數據為資源,向數據要人力,向數據要服務能力,解決城市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實現創新的人性化治理模式。
 
  第二,城市服務模式的突破。城市大腦是政府服務好民生非常重要的物質基礎,依靠城市大腦可以更精准地服務好企業與個人。城市的公共服務,如交通,將進入精准和高效服務時代,杜絕公共資源的浪費。
 
  第三,城市產業發展的突破。開放的城市數據資源是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創新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資源,就像石油和半導體材料對產業發展的帶動。
 
  城市大腦不僅是科技創新,也是機制創新,加速了從數據封閉到數據開放的觀念轉變,通過打通城市的神經網絡,對整個城市進行即時分析和研判,讓數據幫助城市思考、決策和運營。
 
  當今世界,還沒有一個城市把城市大腦當作“必需品”。城市大腦能夠最早出現在中國,得益於我國發達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今天,當中國老百姓已開始用手機付錢買烤紅薯的時候,美國大部分老百姓還在用支票付水電費。這種看似很小的差異讓中國擁有了獨特的競爭力。我們的城市數據資源積累將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快,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機會,用比發達國家更先進的辦法解決城市發展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