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東地區發生了“阿拉伯之春”運動,也門國內大量民眾舉行了大規模抗議活動,要求薩利赫下台並。面對海合會(GCC)達成調解協議,他在辭職態度上猶豫不決且數次反悔,導致首都爆發了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的衝突,造成上百人死亡。
聯合國安理會此後通過決議,譴責也門政府對民眾侵犯人權,對和平抗議者過度使用武力。
在國際社會多方努力和施壓下,薩利赫在沙特簽署由海合會和聯合國斡旋下達成的協議同意交出權力,成立以副總統哈迪為首的軍事委員會管理國家,薩利赫繼續擔任名譽總統,但沒有任何實際權力,並在簽字後的9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2012年2月,薩利赫正式向副總統哈迪移交權力。
哈迪接任總統後面對很多棘手的問題,包括“基地”組織的侵擾,南部的分離勢力叛亂,軍隊高官繼續保持對薩利赫的忠誠,腐敗、高失業率以及食品安全等。
面臨多重壓力,他掌控局面的能力較弱。2014年初,哈迪推進了全國性對話並在關鍵議題上打破了僵局,與會各方最後在幾個關鍵點上達成協議。
隨後,哈迪發表了飽含激情的講話使他名望陡增。然而,哈迪積極支持未來國家變為聯邦制的倡議引發了胡塞武裝的強烈不滿。
胡塞武裝控制的是最貧困的山區,去中央化意味著他們從中央政府得到的資金支持會更少。他們更不喜歡新劃定的地區邊界,這將會剝奪他們的海上通道。此後,胡塞武裝在北部發動叛亂並進軍首都薩那。
2015年1月,哈迪被迫辭去總統職務,胡塞武裝接管總統府。胡塞武裝聲稱其目標是建立一個有效的臨時政府,落實全國性對話達成的成果。
實際上,其目的是繼續維持自身在北部和首都薩那的主導地位。辭職後,哈迪和其政府的部長們遭到胡塞武裝軟禁,後又逃到南部城市亞丁。
據沙特國家電視台報道,哈迪於時年3月出現在利雅得空軍基地並受到了時任沙特國防部長、現任沙特國王薩勒曼的會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