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提到,當然我們國家與日本差距還是很大,包括像國土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但是在大國博弈上,我們不是弱勢方,我們早已超過日本,我們不怕封堵,我們什麼都能自己造,這些日本各界都很清楚,安倍晉三也一定很清楚,如果這樣的情況下還搞對抗,那麼對抗的結果一定是災難性的,所以本質上說這個“病”其實還沒好,但是好與不好,現在也得好了,這就是現實!
對於“印太戰略”,高洪對中評社表示其為“泡沫”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日、美、澳、印這個事也不是什麼新東西,原來已經搞過很長時間了。日本跟美國的話好做一點,日、美、澳就增加難度了,和印度搞在一起的話,讓人覺得是不怎麼靠譜的。因為印度在對華關係上,其有自身的考慮,至於會不會與日本達成一直的戰略利益,甚至是某種聯繫,無論是技術上、空間上,還是政治文化上,差異都非常大,很難做得成。
高洪指對中評社出,可以把“印太戰略”看作是鉗制中國“一帶一路”的政治安排,但這個安排能否順利實施還不好說。因為這其中面臨的第一個障礙就是,美國與日本想的不一樣,特朗普的“印太戰略”主要考慮是借著這個窗口往里賣點貨,他要求的是這些相關國家多買美國的東西,而並不關心是否能形成一個環繞中國的日美澳印的包圍網,因為這個是不符合特朗普的心願的。第二個阻礙就是,印度這個國家只在鉗制與遏制中國上有共同利益,其他方面並沒有,中印與中日之間的經濟聯繫比那個大得多,而且這種鉗制能產生多大的作用弄不好會適得其反。因為中日之間釣魚島是主權爭端很危險,但畢竟還是在海上的爭端。但是印度不一樣,要是印度在這方面動作太大,把中國惹急了,也不會有好結果。所以印度的政治家也不會愚蠢到與日本完全搞到一起去,所以這並不會如安倍所願。
高洪說到,“印太戰略”其實可以說是安倍自己打的“小算盤”,表面上雖然改變了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態度,但是背後仍然是有自己的計劃與目標。因為安倍對華戰略具有兩面性,他不會輕易地幡然悔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