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對於時下流行的“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67.1%的受訪者表示認同,14.1%的受訪者不認同,18.8%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
宋袁名覺得“先讀書再擇業”也是不錯的選擇。“沒想好的話,可以繼續把學歷提高一點。學校的氛圍相對輕鬆,試錯成本低,可以有更多時間找到自己以後想做的事。‘先就業再擇業’的話,我擔心一旦就業會沒精力重新擇業。隔行如隔山,機會成本太高”。
每年一到求職季,都會有“今年是最難就業季”的說法,對此,61.0%的受訪者認為每年情況都差不多,關鍵看自己;44.9%的受訪者認為只要努力做好求職功課,再難也有機會;39.0%的受訪者認為求職要找准定位,切忌“眼高手低”;37.3%的受訪者認為只要不追求一步到位,就不會太難;23.0%的受訪者認為“最難就業季”是媒體炒作,不用太在意;21.9%的受訪者認為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就業早已不是唯一出路;19.5%的受訪者認為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才是就業大道;15.6%的受訪者認為到增長力強勁的地方去,不愁沒有發展機會;9.9%的受訪者認為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會利好今年應屆畢業生。
宋袁名認為就業的核心問題還是個人能力。“作為學生,更需要考慮的是怎麼樣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成為走在前列、上游的那批人。只要自己能力強,不怕‘最難就業季’每年都來”。
“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直屬院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只有70%左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是現在才有的,哪怕是在1999年高校擴招之前,畢業生就業也不容易,只是這種難度某種程度上在增加,才有了一年又一年‘史上最難就業季’的說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指出,從國際上看,我國大學生的初次就業率和二次就業率都處在中上水平。“比如說,印度的大學生初次就業率不到50%,但我國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在70%左右、二次就業率超過90%。有工作意願的大學生基本在當年年底都能有工作可做。這個數據其實很能說明問題,即我們常說的‘史上最難就業季’,並不是找不到工作的‘難’,而是找到自己心裡最理想的工作的‘難’。有些同學相對保守,就業時只考慮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或自己特別喜愛的一兩個領域,這樣找工作的局限性相對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