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母親河受傷:萬噸工業垃圾傾倒長江堤壩內
http://www.CRNTT.com   2018-01-25 09:22:45


 
  參與運輸固體廢物(幾種污泥混合物)的多位船主表示,這些污泥在貨物裝載地要“拼裝”,並“看風頭”隨時更換接收點。“哪裡查的不緊就往哪裡去。”一位高姓船主說,他的900噸污泥裝了兩天多,這家企業幾噸,那家企業幾噸,拼滿了就走。

  ——規模化。危廢轉移“產業鏈”盯上長江水道,主要物流工具是車、船,以船舶運輸為例,一艘少則數百噸,多則上千噸。記者採訪發現,近三個月來,公安機關在長江安徽段查證的工業垃圾達上萬噸。

  記者在銅陵市一處江灘傾倒點看到,有個水塘被工業垃圾填埋得只剩下一小塊,旁邊白色工業垃圾隨處可見,到處散發刺鼻的污泥味。“這裡是長江江灘,已查實傾倒的固體廢物2700餘噸。”辦案民警說,汛期會被江水淹沒,現在枯水期污泥堆積就有幾人高,這是常年累積形成的,堆放在此的固體廢物數量,遠超已查實的數量。

  ——跨界化。發達地區多地向欠發達地區沿江多地“轉移”污染。此次查處的上萬噸工業垃圾,涉及江浙滬皖和嘉興、無錫、蘇州、銅陵、蕪湖等地污染源、傾倒點和接收點。安徽省環保廳相關人員表示,滯留在長江的8船,貨物裝載地的碼頭位於江蘇、浙江和上海。

  “現在網絡平台上仍有人需要運輸尾泥(污泥)。”在長江銅陵段被查獲攔截、仍滯留的一位船主說,他是在江蘇一家碼頭裝的尾泥,他知道周邊一些地方也在裝卸尾泥,貨物大都運到長江這一片。

  環保“漏洞”:當唯利是圖碰上監管失責

  在工業垃圾跨省傾倒背後,唯利是圖催生非法“產業鏈”,涵蓋多個環節,每個當事人都有“好處”。此外,相關法律法規未被嚴格執行,監管薄弱也是重要原因,而部分職能部門溝通協作難也制約了查處力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