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中國在亞洲令美國黯然失色時會怎樣
http://www.CRNTT.com   2018-02-05 09:12:40


資料圖:2015年10月3日,這是在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項目施工區域拍攝的一間廠房內的鋼管(8月11日攝)。 由中國中鐵大橋局中標承建的孟加拉國吉大港帕德瑪大橋主橋長6150米,寬21.5米,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中國海外中標的最大單體橋梁項目。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大家可能聽聞,說特朗普將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拱手讓給中國。其實不然。他所做的無非是加速美國在西太地區每況愈下的長期趨勢而已。

  據美國彭博社2月3日報道《當中國在亞洲令美國黯然失色時會怎樣》,文章說,自二戰以來,美國在該地區基本縱橫無敵,但美國主導的時代行將終結。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休•懷特認為,事實上,美國的戰略地位正飛快下降,連與中國分享該地區都不再可行。美國的東南亞盟友和澳大利亞總是說,他們不想對美中二選一,潛台詞卻是,地區無人想與北京為敵。休•懷特的觀點并非未遭質疑。最近,我們通過電郵采訪了他。

  問: 鑒於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大分量及中美共同發揮的作用,為何雙方會讓兩國陷入到頭來某一方不得不退縮的對峙境地?

  答(休•懷特):顯然中美面臨經濟上互相確保毀滅的局面。關系決裂造成的經濟後果對任何一方都大得不可想象。但那不等於他們絕不會做出可能引發對抗的舉動,前提是雙方相信對方會先退縮。北京目前似乎就持這種看法,認為美國會先退縮以扭轉危機,因為長遠而言,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沒有中國的重要。我想他們可能是對的。

  問: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哈爾•布蘭茲認為,你所提出的美國在太平洋地區讓位的預測過於悲觀,可能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對此你如何回應?

  答:我理解他的擔心,但說我的觀點可能加快美國退出亞洲,是忽略了推動這一進程的結構性大動力。隨著中國國力增長,美國反對中國地區領導雄心的代價與日俱增。而美國繼續充當亞洲老大的理由卻沒變得更服衆。

  趨勢一清二楚:我們正接近抵制中國雄心弊大於利的節點。奧巴馬“轉向亞洲”失敗及本屆美國政府的本能舉動,都說明這個節點即便未到,也已十分接近了。像我這樣的人說什麼,或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做什麼,都改變不了這個趨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