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烤乳豬往往都是第一個上的菜(中評社 郭至君攝) |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 郭至君)“早茶接著是午餐,午餐過後是午茶,吃了午茶還晚餐,晚餐之後乃夜宵,夜宵過後盡開顔”。廣東人的愛吃、會吃常常是全國聞名的。特別是過年期間的膳食,廣東人更是把各種味道和擺盤講究到了極致,不僅樣式多、味道好,端上來的樣子、顔色搭配甚至是取的名字,都有吉利、好意頭的說法。
粵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粵菜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由於廣東海外華僑數量占全國六成,因此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
粵菜系的形成和發展與廣東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廣東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產富饒。故廣東的飲食,一向得天獨厚。早在西漢《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載有粵菜選料的精細和廣泛,而且可以想見千餘年前的廣東人已經對用不同烹調方法烹制不同的異味游刃有餘。後來,中原移民不斷南遷,帶來了“燴不厭細,食不厭精”的中原飲食風格。漫長的歲月,使廣東既繼承了中原飲食文化的傳統,又博采外來及各方面的烹飪精華,再根據本地的口味、嗜好、習慣,不斷吸收、積累、改良、創新,從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調考究、質優味美的飲食特色。近百年來已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響的飲食文化之一。
如果細說到廣州菜,則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關、湛江等地,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除了正式菜點,廣東的小食、點心也製作精巧,而各地的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這些飲食風俗已經超出“吃”的範疇,成為廣東的飲食文化。
中評社記者在過年期間就在韶關和廣州體驗了許多豐富的廣州菜肴,除了大飽口福之外,也把這一道道形色味俱美的菜肴照下來,與讀者們一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