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最大票倉,中國影市只差關鍵兩步
http://www.CRNTT.com   2018-03-03 09:26:55


 
  “電影觀眾”來自觀影習慣,觀影習慣得靠家門口的影院維持,而家家門前有影院,還得歸功於持續多年的銀幕建設。連續兩年,大年初一全國影院票房排行榜上,阜陽、溫嶺、綿陽都榜上有名,這在全國銀幕數僅有6256塊的2010年,無法想象。“如今的100億元,並非一月之功,而是中國電影十多年積累所致。”石川說,銀幕增量、消費養成,再加上影片“適銷對路”,也許單月100億元、2017年的16.2億觀影人次,都不是“天花板”。

  北上廣深還有大把潛力,只是需要更有智慧的優化供應

  曾有種說法,大盤增長靠中小城市,因為那裡的影院激增顯而易見,銀幕紅利也是綿綿不絕。至於“北上廣深”,趨於飽和的影院數,必將制約票房增量。但從春節觀眾的反響來看,那些閱片經驗豐富的北京和上海影迷,在“飽餐”大片之後,還希望品嘗些“清淡”文藝片。

  如果說《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西游記女兒國》是適配主流觀眾口味的“四大金剛”,那麼小眾熱愛的文藝片就好比“四小天鵝”,越是閱片量大的觀眾,越愛看些“不一樣的”。翻翻中國電影的日記本,那上面還記載著《二十二》收獲的滿滿敬意,也有《百鳥朝鳳》取得的長線生命力,以及《岡仁波齊》的異軍突起之路。

  太多事實佐證———觀眾不會辜負滿心赤誠的作品,只是需要一種更有智慧的分眾化供應。想想有朝一日,“重度”影迷若能在大廳裡賞完大片後,還能拐進隔壁小廳,享受另一種愉悅,又一塊“天花板”不複存在。

  票房“大年”已啟幕,國產電影還請拿穩接力棒

  業界早已有共識,中國電影的發展有兩翼———市場還有潛力,國產電影仍需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