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北醫大謝邦昌:兩岸可推醫療大數據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18-03-08 00:46:16


謝邦昌。(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台北3月8日電(記者 黃文杰)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謝邦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同文同種,台灣等於大陸的小縮影,兩岸之間健康也相互影響,透過醫療大數據,和環境、食物、交通等各種大數據結合,進行深度學習,大陸是可以從台灣疾病好發率或盛行時間得到相關預測值,提早做準備。

  謝邦昌,臺灣大學農藝所生物統計組博士,現任台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代理所長、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教授、管理學院院長、管理學院大數據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專長:抽樣調查、生物統計、預測模式、資料採礦及大數據分析。

  北醫大是台灣第一所設立管理學院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的醫學大學,也推動“健康存摺2.0版”,首度結合健康檢查、人體生物資料庫(bio bank)數據與疾病預測、評估模式,像預測B肝於十年內惡化肝癌的風險,準確率可達八成。
 
  謝邦昌告訴中評社,台灣人口只有2300萬,但是台灣健保資料從1995年以來完整累積,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珍貴醫療庫。台灣可以成為華人健康研究中心,從大數據分析,也可以朝向醫療AI(人工智慧)領域發展,若針對全民健保大數據的能量,單獨成立一家上市公司,掛牌後的市值可以創造五到十個台積電。

  他分析,醫療大數據到醫療AI,提供更多類型研究,了解哪些環境,造成哪些疾病的好發或盛行,好比天氣驟冷,心血管疾病增加,或者PM2.5造成肺腺癌增加,結合不同資料數據看出類型,這就是大數據資料累積的智慧。

  謝邦昌認為,大陸跟台灣仍有某種程度的差異,主要還是大陸幅員遼闊,資料無法整合,台灣光健保資料庫,就可以跟環境、食物、交通等各種大數據結合,台灣等於中國大陸小縮影、小模式,台灣醫師也提供大陸醫療協助。

  他舉臺北醫學大學寧波醫療中心(李惠利東部醫院)為例,2015年12月19日正式開幕,這是台北醫學大學與大陸寧波市李惠利醫院合作,引進北醫大的醫療和經營管理團隊,寧波醫療中心已成為北醫大體系一校五院的重要成員之一。

  謝邦昌說,透過臨床醫療數據,已經去個資化、去隱私性,直接拿來分析,不用看謝邦昌病例,而是從大數據當中,調閱鼻癌、肝癌等病情做分析,透過兩岸醫療交流,這部分可以由台灣醫療大數據人才來彌補大陸的不足,很多大陸醫院派人到台灣醫院實習受訓,特別是醫管人才,大陸很缺

  他認為,過去服貿貨貿未能如期通過,台灣已經完成檢驗的食品藥品原本可以直接在大陸上市,現在只好“從頭再來”,成本與時間增加,這還需要兩岸協商。

  謝邦昌分析,醫療大數據應用層面很廣,台灣每個月公布消費者信心指數,2018年開始,新增加“健康指數”,多問兩題,自覺健康現在好不好?自覺跟上個月比較好不好?從數字慢慢累積,可以看出一個類型,健康與經濟也有影響,有些疾病是跟經濟有相關,比如說,消化道疾病或者代謝症候群,經濟成長讓上述相關疾病也有增加。

  他舉罹患痔瘡比例,跟經濟成長有關連性,經濟愈成長,每個人為了拼經濟,都坐在辦公桌,少運動,相對到醫院掛號痔瘡患者比例也有增加趨勢,這是有憑有據,從健保資料庫看到一條線,這條線跟經濟成長有關連性。
 
  謝邦昌解釋,不是說經濟成長才會得痔瘡,正確說法是,經濟成長影響民眾的生活習慣,兩岸之間健康也有相互影響,除了同文同種的共同性,台灣等於中國大陸的小縮影,各省人民都有在台灣,糖尿病與腎臟病有死亡交叉,也就是說,為了治療糖尿病,漸漸增加腎臟的負擔,兩者會交叉,從大數據來看,台灣比中國大陸提早10年到15年。

  他說,為何這些疾病好發率大陸比台灣晚了10年到15年?經濟發展是因子,看看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店,進入中國大陸時間比台灣晚了10年,這是飲食生活習慣。
 
  謝邦昌說,從台灣的疾病與生活習慣,是可以預測中國大陸的好發或盛行時間。現在台灣的洗腎病人這麼多,以這樣的成長率,可以預測大陸在哪個時間點會出現類似台灣的洗腎中心,大陸疾病的盛行率與好發率,多少可以從台灣的疾病類型來找答案與預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