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道宏:久久为功 打赢蓝天保卫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3-08 11:42:05


張道宏委員發言(中評社 蘭忠偉攝)
 
  張道宏:

  我們更應看到:當前我國各類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總量,仍處在世界前列;雖然PM2.5的污染趨勢初步得到控制,但距離整體達標仍有較大差距,治理壓力尚未緩解。尤其是,我國的“三偏”結構——即偏工業的產業結構、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結構、偏公路運輸的交通結構,決定著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複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特別是在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河渭河平原、成渝、東北等區域,產業相對集中,大氣污染排放源頭多樣、污染物成分複雜,呈現出多類型、高負荷共存的格局。而且,已有監測數據和研究表明,不同地區PM2.5的主要來源存在顯著差異,即使同一地區PM2.5還存在時間差異,冬季重污染尤其突出。這些,都加大了大氣污染精准治理的難度,如有絲毫放鬆懈怠,很可能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張道宏:

  灰霾形成的主要原因,現在已經基本清楚。要徹底治理,涉及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控制技術和社會經濟成本等諸多問題,需經一個不斷優化調整的過程,污染物的逐步減排也需時日。常言道:天助自助者。“天幫忙”的氣象條件固然重要,“人努力”才是我們治霾的根本立足點。無論國家層面、還是區域層面,都必須以“更有效率的源頭減排”為重心,並集中力量解決冬季重污染問題,將其作為減排工作重中之重。同時,必須持之以恒,方能久久為功。具體建議:

  張道宏:

  1.從長遠看,推動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是解決大氣污染的根本。應堅持對於過剩鋼鐵產業等落後產能淘汰的力度。現階段,在加大PM2.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治理控制的同時,加快實施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氨總量控制。當前,應在考慮我國天然氣資源供應量的基礎上,推行“煤改氣”工程和其他替代性清潔燃燒技術的使用。

  張道宏:

  2.在針對性地研發大氣探測設備、空氣質量預警預報技術的同時,要大力支持不同行業大氣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關鍵污染物減排技術,大力支持工業、機動車、散煤燃燒、餐飲等重要污染源的排放控制技術,已有的成熟技術要積極推廣示範、加快規模化應用,為控制區域灰霾污染提供科學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