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智庫政策評估的權威性和接受度,必須擴大視野寬度。具體來說,一是立足當地,放眼全局。對一村一鎮或一縣一省的政策調研都要考慮其所受到的水平和縱向結構單元的影響,要區分政策本身的影響和其他相關政策的影響,在政策分析上要有全國視野,必要的時候還要引入國際視野。二是縱覽歷史、現在與未來,將時點與時期、時代結合起來。政策評估中既要考慮政策的現實可操作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政策彈性和前瞻性,嚴格區分影響政策效果的到底是政策質量問題,還是政策演進的必要過程和結果。三是兼顧上下雙方訴求,做好政策溝通。在開展政策評估前要將政策制定的背景、政策目標、政策制定者的主要意圖搞清楚,同時深入基層將群眾面臨的主要問題、對政策的預期弄明白,在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影響方之間搭建政策溝通的橋梁。四是釐清政策實施各個環節,找到影響政策效果的關節點和梗阻位。明確區分影響政策效果的是政策制定問題,還是執行環節問題。
三、增加信息量度,提升智庫輿論引導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智庫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和操練營,是政策思想的創造源和淬煉場,是社會風尚的營造堂和淨化閥,在社會輿論形成和輿論引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垃圾信息泛濫、虛假信息盛行的網絡化時代,智庫人員更應該在增加信息量度、築牢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切實擔當起“社會輿論引導者”的重任,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於“亮劍”,對於謠言和虛假信息勇於“發聲”, 在公共場域大張旗鼓地歌頌真善美,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具體而言,增加信息量度,可以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提高智庫人員信息素養,熟練駕馭信息汪洋。如何基於充分信息開展科學研究,同時又不被淹沒在信息汪洋中,是每個智庫研究者都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要利用網絡,用好搜索引擎,但不能只在網絡上調研。要著力培養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篩選能力、信息甄別能力和信息研判能力,嚴格精選信息來源渠道,以真實、充分的信息資料作為研究的基礎,逐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價值和公信力,成為公眾值得信賴的信息發布者和信息創造者。二是加強對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生態圈的研究,主動占領和爭奪網絡新媒體等輿論空間。信息革命催生了新的信息生態,形成了新的輿論空間,新的信息引導主體及機構也加快形成。智庫必須要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在新興輿論空間的引導塑造上占得先機。
四、強化目標精度, 提升智庫價值增長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一重大判斷。像我國這樣經濟與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僅憑經驗辦事、拍腦袋決策,就不可能實現歷史性轉變。唯有強化目標精度,充分發揮智庫作用,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把問題找准、把解決問題的辦法研究透,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專業性和特色化是智庫競爭力和價值提升的重要源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具有大致相同專業知識的專家學者集聚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的智庫。要通過每一位成員高深、淵博的專業知識,提出解決本專業問題的辦法,共同構成明顯的專業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