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16日,在廣州的蘋果零售店,顧客在店員的指導下購買手機。 |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盈利之地、布局之地、機遇之地——對於不少美資企業來說,中國市場已成為其業務增長的重要來源,散發著獨特而強烈的“引力”。這些美資企業扎根華夏,分享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豐厚“紅利”。
盈利之地:美在華企業利潤可觀
休閑或工作時點一杯星巴克咖啡,在中國已不是新鮮事。對於這家1999年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美國咖啡公司來說,中國已成為其除美國外的最大市場以及增長主要推動力之一。
根據其公布的2018財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中國區營收同比上漲30%,同店銷售增幅達到6%,遠高於其全球同店銷售2%的增幅。
收獲頗豐的星巴克是眾多美國在華企業的一個縮影。如今,可口可樂、安利、惠普、戴爾、艾默生、通用汽車、IBM、沃爾瑪……在中國消費者的購物清單上,美國品牌不在少數。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美國企業在華經營狀況可圈可點。根據中國美國商會今年發布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得益於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64%的會員企業表示收入上升,75%的受訪企業表示實現盈利,為過去三年比例最高的一次。
“美國跨國經營企業數目眾多,其盈利空間很多是靠海外市場。近年來,中國對這些企業業績增量的貢獻越來越大。”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據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2010年至2015年間,美資企業全球海外分支機構銷售總額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企業數據也顯示,美資企業在華銷售額增速在2016年至2017年間繼續跑贏全球水平。
以汽車和手機類產品為例,目前,美國通用汽車在華銷售量高於其本土市場銷售量,而中國目前使用的蘋果手機是美國的兩倍以上。
布局之地:中國市場綜合優勢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