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債券違約潮為何卷土重來
http://www.CRNTT.com   2018-06-17 12:17:27


 
  徐冉曾在某券商固定收益部工作,後來跟朋友在深圳成立了一家投資管理公司,專門投資高息債。據徐冉解釋,高息債又稱為垃圾債,主要是指那些資質較差、無擔保的企業所發行的高利率信用債。由於在中國債券違約是一個低概率事件,這些看似有違約風險的高息債就有了投資價值。

  不過,隨著債券市場的迅速擴大,地方政府已經很難為有違約風險的債券兜底。2014年前後,讓債券違約成為常態的呼聲便一直存在,違約也被視為債券市場成熟的標誌。

  2018年5月15日,在“健全系統性風險防範體系”專題協商會上,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講的四句話備受關注: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其中“借錢是要還的”這句話,被債市認為是高層要打破政府兜底、剛性兌付的決心。

  “發的債券,就像是向外界借錢,你違約了,肯定是要自己還的。”徐冉說。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凱迪生態及全資子公司作為被告或被申請人涉及的訴訟合計138件,51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金額達51.53億元。

  “發債熱”退潮後

  在2018年違約的22只債券中,有16只是在2015年和2016年發行的,僅有1起屬於2017年發行的超短期債務。這與2016年的那一輪違約高峰中超短期債務占比高不同,債務期限縮短的趨勢得以緩解。

  據徐冉介紹,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為了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債券的發行主體嘗試放開,不少資質好的民營企業通過發債來融資。始於2014年的債券違約潮,爆雷的債券多是在彼時發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