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的棚戶區改造,不僅改變了個體命運,也極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隨著棚戶區改造的推進,搬遷騰出的空間,不少被建成綠地、公園,如今徐州市區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就有177個。老百姓形象地說,老工業基地徐州從以前的“一城煤灰半城土”變為如今的“一城青山半城湖”。
棚改也在林區、墾區、國有工礦中鋪開。截至2017年底,全國累計開工改造林區棚戶區166萬套、墾區危房238萬套、國有工礦棚戶區305萬套。既促進了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也提升了城市功能和生態環境的綜合承載能力。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腹地的“中國林都”伊春市,利用棚改機遇,對218個林場所重新進行規劃,將1.4萬戶居民、3.5萬人搬遷到了中心場所,林場所撤並後,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復,森林火情大幅降低,每年還可節約大量木材資源。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棚改促進了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價上漲較快城市,通過新建棚改安置住房,增加了住房供應;房地產庫存多的城市,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促進了房地產去庫存。同時,棚改還帶動了有效投資。2013年至2017年,全國棚改完成投資約6萬億元,拉動了建材、裝修、家電等消費,促進了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對穩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因地制宜,棚改安置政策隨市場變化調整完善
棚改十年,圓了一億人的安居夢。各地在推進棚改工作中攻堅克難,因人而異滿足民生需求,因地制宜平衡棚改資金。但在實際工作中,仍不免有一些問題產生。
比如棚改安置政策問題。去年以來,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就有觀點認為,是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偏高導致這些原本庫存充足的城市房價上漲。
站在棚改十年的時間節點上,棚改安置的政策天平,應該更傾向貨幣還是實物,成為各地繼續推進棚改工作必須考量的重要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