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經歷了2015、2016年短暫、階段性的天然氣消費增速放緩,2017年我國天然氣全年消費量238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9%,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展現了發展的巨大潛力,但同時也暴露出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如國內產量增速低於消費增速,基礎設施存在短板,互聯互通程度不夠,市場化價格機制未充分形成等。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健全天然氣多元化海外供應體系、構建多層次儲備體系等10方面具體舉措。如何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民生用氣穩定供應進展怎樣?記者採訪了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有關負責人。
鼓勵以市場化方式轉讓礦業權,多措並舉盤活儲量存量
受上游主體少、競爭不充分、考核激勵機制不足等影響,叠加國內資源勘探開發難度較大等客觀原因,一直以來,我國企業勘探開發投資能力不足、意願不強,天然氣產量增長乏力。《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8》顯示,中國常規天然氣(含致密氣)資源探明率15%,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2.5%),探明儲量中未動用占比超過44%。即使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剩餘的經濟可采儲量3.9萬億立方米,其大部分資源的開發成本相對於中緬管道進口氣等仍具有價格優勢。
如何解決天然氣增儲上產跟不上消費快速增長步伐這一難題?在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方面,《意見》提出,嚴格執行油氣勘查區塊退出機制,全面實行區塊競爭性出讓,鼓勵以市場化方式轉讓礦業權等舉措,力爭到2020年底前國內天然氣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以上。“《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部門責任分工,勘查開採領域的改革細則也將盡快出台。此外,《意見》還重點探索建立已探明未動用儲量加快動用機制,多措並舉盤活儲量存量。”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有關負責人說。
各地區到2020年形成不低於保障本行政區域3天日均消費量的儲氣能力
基礎設施是連接天然氣上下游的橋梁,但目前我國基礎設施發展還遠未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