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在非洲各國逐漸推廣普及,促進了當地民眾的消費需求。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的一項報告,非洲線上消費支出總額到2025年預計將突破750億美元。
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間的電子商務合作也在近年迅速興起。一批中國電商企業通過搭建跨境電商平台、疏通物流渠道、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構築起了中非經貿往來的新橋梁。
打造互聯網服務平台,助力中非商貿合作轉型升級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由於傳統產品銷售渠道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當地民眾的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4年前,一個由中國人創辦的電商平台Kilimall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應運而生。去年,該平台在網絡投票中勝出,成為最受非洲消費者信賴和喜愛的購物網站。
據Kilimall公司合夥人謝斌介紹,肯尼亞的網絡覆蓋率達到人口的60%,居非洲第一位。然而,由於當地工業基礎較為薄弱,不得不大量進口商品,導致物價較高,使他們萌發了在當地創立跨境電商平台的想法。
如今,Kilimall不僅打造了跨境供應鏈和支付體系,還擁有了非洲本土營銷、本土倉儲物流、本土客服等全套運營團隊。近千萬非洲註冊用戶在家就能購置心儀商品,也讓很多中國商家有機會將自己生產的商品出口到非洲市場。謝斌說,目前Kilimall主要將中國商品銷往非洲,幫助非洲民眾省錢;接下來Kilimall要將非洲產品銷往中國,幫助非洲民眾賺錢。
現在,中國在非洲的跨境電商的範疇已不僅僅局限在銷售實體商品。深圳正義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廖旭輝說,現在非洲民眾的消費需求不再只集中於對商品的購買,他們還會花錢購買服務、資訊等。該公司運營著一個叫Amanbo的中非跨境電子商務平台,採用B2B商業模式(即企業間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交易),集合了廣告宣傳、網上商城、在線求購、商業資訊、二手交易、品牌營銷、樣品管理、移動支付等功能;在線下,該平台在中非兩地專設了多個展廳,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中非合作綜合服務平台。
記者通過視頻連線,參觀了位於內羅畢的線下展廳。這個占地5000平方米的展廳擺放著從手工藝品、日用百貨、基礎原材料到家用電器、農產品等各類商品。據介紹,目前平台已積累了超過13萬註冊用戶,業務範圍覆蓋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月交易額超過600萬美元。
解決配送難題,打通跨境貿易“最後一公里”
對於跨境電商來說,如何解決配送問題直接影響到銷售成本。一個從中國運到非洲的包裹,少則需要7天,多則需要一至兩個月。對於電商企業來說,這樣的物流成本太高。有過多年物流創業經歷的張鑫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將視線轉向了發展跨境物流。去年3月,他啟動了中非電商物流供應鏈項目“BUFFALO”,在南非和中國國內分別建立了約翰內斯堡倉、華東倉與華南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