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曉明:當好“一國兩制”守護者
http://www.CRNTT.com   2018-09-14 11:49:56


 
  “港澳辦人始終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實現港澳順利回歸和平穩過渡、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作為一種神聖使命,並為之忘我工作,甘於奉獻。”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昨日在慶祝港澳辦成立四十周年座談會上,回憶起該辦前主任廖承志、魯平等老同志的工作往事。

  張曉明提到,港澳辦很多同志“一生只做一件事”,“從一而終”,不是把所從事的工作當作養家餬口的職業,而是當作一項熱愛的事業。例如1980年3月,廖承志到美國做心臟搭橋手術,由於這類手術的成功率當時並不高,許多關心廖公的人都勸他不要去冒這個風險,但廖公仍然決定去做手術。

  憶廖公以身許黨許國真情表白

  廖公在手術前給黨中央的報告中寫道:“考慮到我目前的病情和心臟功能日漸衰退的現實,如果繼續採用保守療法,即主要靠藥物維護,是不能完全治愈的……這種狀況使我不能正常地工作,實際上處於長期休養狀態,這是等死狀態,我是絕不甘願的。如果手術成功,將可以延長我為黨工作的時間,最少五年,多到十幾年。”張曉明形容,這段話是廖公以身許黨許國的真情表白。

  張曉明又憶述,魯平1995年5月初檢查出患有胃癌,仍抱病完成原定到港澳出差的任務。在胃切除四分之三、頭髮因化療脫光後還沒有再長好的情況下,他就戴頂帽子回到辦裡上班,硬撐著站完了香港回歸的最後一班崗。張曉明又說,香港回歸前港澳辦上下超負荷運轉、整天忙得熱火朝天,有些同志曾經累得暈倒在會議現場。

  在西九龍站設置內地口岸區,實行“一地兩檢”查驗模式,一度被認為存在許多不可逾越的障礙,不過張曉明說,他一開始就篤信這件事一定能辦得成,因為魯平向他講過一個故事令他印象非常深刻,就是1978年到廣東協調處理香港與內地的“三通”問題,重點是開通九龍至廣州的直通車。那時人們思想觀念中“左”的烙印還很深,許多人聽說這個想法後都直搖頭,認為在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與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之間搞火車直通,是不可想像的事,近乎“天方夜譚”。但到了1979年4月4日,直通車順利開通了。“所以,如果與當年的歷史和社會環境作比較,現在我們推進西九龍站‘一地兩檢’這樣便利乘客、惠及民生的好事,還能難到哪裡去呢?還有什麼辦不成的理由呢?”

  四十年光輝歷程 初心不忘再奮進

  一、為中央出謀劃策,研究提出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具體方針政策建議,為“一國兩制”方針的形成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81年4月,時任港澳辦主任廖承志主持起草了一份給中央的報告,建議1997年如期收回香港

  1982年3月,廖承志向中央呈報了《關於解決香港地位問題的初步方案和近期工作的報告》,提出了解決香港問題的一系列基本方針政策,也就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十二條”。

  1983年3月27日,廖承志將對十二條基本方針政策修改後的方案上報中央,鄧小平4月4日在這個報告上作出了“我看可以,茲事體大,建議政治局討論”的重要批示。

  二、參與外交談判,為簽署中英、中葡聯合聲明,以和平方式解決港澳問題和為國家改革開放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簽署。

  1987年4月13日,《中葡聯合聲明》簽署。

  三、精心組織制定香港基本法和澳門基本法,為依法治理港澳、奠定香港和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法治基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港澳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秘書處都設在港澳辦,起草的實際組織工作也由港澳辦承擔。

  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香港基本法。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澳門基本法。

  四、有條不紊地開展香港、澳門回歸和籌建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各項工作,為實現港澳政權順利交接和平穩過渡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過渡時期港澳辦設立港事顧問,及時組建預委會、籌委會,成立臨時立法會。

  磋商解決香港和澳門參與一系列國際組織和條約、港澳居民身份證件安排、終審法院設立、香港新機場建設、預留財政儲備、駐軍和防務交接等一系列關係到港澳政權交接和平穩過渡的重要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