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民科學素養 美中差距有多大?
http://www.CRNTT.com   2018-09-17 09:26:50


2018年1月,河北某小學的學生在進行機器人技能比賽。(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上周,中國科協向媒體公布了中國公民最新科學素質調查結果,是8.47%。也就是說,在現今中國,每100位公民中,僅有不足9人具有科學素質。

  美國《僑報》9月12日載文《公民科學素養 美中差距有多大?》,文章說,這一結果,在中國科協負責人看來,還是滿意的。因為從2010年的3.27%到2015年的6.2%,再到今年的8.47%,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還是顯著的。按照中國“十三五”規劃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要達到10%的目標,按目前增速,也應該是有保障的。

  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標准,簡稱為“四科兩能力”,即指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科學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據稱,這一標准是國際化的。

  那麼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在國際上又處於一種怎樣的水平呢?有資料顯示,美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1988年已經達到了10%,2008年提升到28%。而瑞典公民2005年具有科學素質的比例已經達到35%。由此看來,中國與歐美發達國家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相比,落後了30年之多。這與中國當今的國際地位極不相稱。

  不過平心而論,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落後於美歐,也并不令人吃驚。中國經歷了全世界最長久的封建社會,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封建迷信的世代傳承,對於後代的中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歷史上中國盡管有過影響世界的發明創造,但士農工商中卻沒有科學家的一席之地,民衆更不具備科學精神,即探索、質疑、求證的精神。

  這種科學精神的先天不足,導致即便是在開放的當代中國社會,即便是在廣泛應用現代科技成果的一綫中國城市,毫無科學依據的以訛傳訛、有明顯漏洞的各式傳言,依然可以活躍於人們的手機微信中。中國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曾表示,中國科學精神缺失的典型表現,是有關健康的謠言特別容易流傳。《科技日報》每個月拿出一個整版來辟謠,還是辟不過來,因為謠言太多了。可謂謠言滿街跑,真相還沒穿上鞋呢。

  當然,科學精神屬上層建築,需要有相當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撑。中國歷史上長期的積貧積弱,期望民衆在食不果腹的情況下去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這顯然脫離實際。但如今中國應該說已經具備了更高水平提升民衆科學素質的物質條件與現實需要。中國近年反複強調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而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具備“創新型國家”的標准之一,是國民科學素質水平要達到10%的最低門檻。今年發生的中興事件,也倒逼了中國全社會對科技自強的關注。若要核心技術不受制於人,中國必須不斷湧現科技人才,而這離不開中國全民科學素質的大幅提升做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