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2018年8月17日,公安部公布9起打擊整治網絡亂象典型案例,排在第二位的是廣西、湖南公安機關偵破的“長沙線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廣西貴港警方與湖南長沙警方網安部門聯合偵查發現,長沙線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多省運營商“內鬼”相勾結,利用未投入市場未激活的“空號卡”,搭建平台連通電信運營商服務器用以註冊賬號、收發驗證碼,已查證被非法使用的“空號卡”逾百萬張。目前,該公司及運營商相關人員共15人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該案被公安部定性為全國首次出現通過運營商服務器批量獲取電話“黑卡”及驗證碼的犯罪模式。據悉,自今年2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淨網2018”專項行動以來,各地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深挖犯罪鏈條和源頭,查破了一批網絡違法犯罪案件。
一件看似普通的公民微信被盜案,竟然引出一起企業、不法分子與電信運營商“內鬼”相互勾結的大案。犯罪嫌疑人連通電信運營商服務器,截取驗證碼短信,利用未激活的手機卡,虛假註冊上百萬互聯網平台賬號。此外,還大肆購買公民個人信息註冊微信號,一個微信號僅售價一元多錢,而為了提高微信號售價,犯罪嫌疑人又用買來的公民信息註冊銀行卡號,跟微信綁定後,以每個30元的價格賣出。
市民微信被盜引出“空號”大案
2018年1月,廣西平南縣市民張強(化名)突然發現,他的手機頻繁收到一些註冊某互聯網平台賬號的驗證碼短信,甚至還出現了微信被盜用,被用來詐騙好友錢財、發送黃色視頻和賭博信息的現象。令張強奇怪的是,他從來沒有主動去註冊過這些平台賬號,更是很少在互聯網上公布自己的個人信息,他懷疑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他很快到平南縣公安局報了案。
其實,遭遇類似情況的不止張強一人。2018年初,貴港市平南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就已經頻繁接到個人信息洩露的報案,為了尋找信息洩露的根源,警方開始密切關注並監測相關可疑人員。很快,貴港籍市民李某進入警方視野,平南警方發現,從2018年1月開始,李某在QQ、微信群中大肆倒賣公民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照片170餘套、身份證信息65萬餘條、手機號碼120餘個等。
2018年3月,平南警方將李某抓獲,經過調查,警方發現李某還存在虛假註冊互聯網平台賬號、詐騙平台新人紅包等行為。李某供述稱,他從一些接碼平台上低價購買到大量的空手機號(電信運營商還沒有放出去的號碼)和短信驗證碼,可以輕鬆註冊互聯網平台賬號,獲取新人紅包後通過購買虛擬點卡等方式進行套現。
平南縣公安局網安大隊隊長龍啟淬告訴北青報記者,利用一些沒有進行實名制認證的“黑卡”作案並不罕見,但利用空手機號作案,他們還是第一次碰到。意識到這背後的案情並不簡單,他們迅速展開行動,很快就查證到多個接碼平台上存在大量的空手機號和驗證碼,隨後,通過數據進行溯源式偵查發現,他們所有手機號和驗證碼的出處均指向湖南長沙一家名為湖南線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
企業買公民信息註冊微信售賣1.5元/個
工商資料顯示,湖南線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該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網絡技術、動漫遊戲、數據庫等研究開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