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郭一鳴:雨夜,在德國小鎮喝啤酒聽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8-09-21 11:09:34


太人記者Paul Goldman寫中國的著作《Summer in China》(左),右為德文再版的封面/作者供圖
  從捷克小城卡羅維發利出發,大約三個多小時車程到達德國南部小鎮巴特萊辛哈爾,這裡離著名的國王湖不遠,是德國人乃至歐洲人的度假勝地。夜幕降臨,一行人入住一家四星級小旅店,工作人員告知,晚上十點後關大門,住客自己拿鑰匙從側門進出。我們放下行李,冒雨到十多公里外朔瑙的科普勒克酒店作客,這是我的德國朋友Simon一早為我們做好的安排,要請我們吃一餐地道的德國菜:慕尼黑啤酒加脆皮德國豬手。

  科普勒克酒店現在的主人是華僑吳先生,這座外表不起眼的小酒店,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酒店餐廳牆上掛有一幅這座酒店外景的油畫,吳先生介紹,這是一位素不相識的德國老人贈送的,當時他剛買下這家酒店不久,這位老人親自送來這幅油畫,作者是巴伐利亞著名畫家路特維希蒂舍爾(Ludwig Thiersch),畫於一八七一年,如果按時下市價,這幅畫最少值好幾萬歐元,但老人說這幅畫應該屬於這家酒店,分文不取。我湊近仔細欣賞,畫中初秋的科普勒克酒店,與今日情景沒有很大改變,時光好像凝固了近一個半世紀。

  我們一邊大杯喝啤酒大口吃豬手,一邊聽吳老闆講述這家德國老酒店的故事。雨剛停歇,信步走出酒店的花園,空氣非常濕潤,四周漆黑靜謐。吳老闆說,如果白天天氣晴朗,坐在花園喝咖啡,抬頭可以望見遠處山上著名的希特勒別墅“鷹巢”。我們前幾天剛剛搭車上鷹巢觀光,驚嘆不已,可惜那天也是下雨,看不到山下的風景,原來離這裡不遠。吳老闆說,二戰期間,這一帶地區被列為軍事禁區,入住這家酒店的都是非一般客人。想不到看似平平無奇的小酒店,竟有如此豐富深藏不露的內涵,難怪這裡全年無淡季,常常一房難求。

  雨又下起來,我們回到酒店餐廳,餘興未盡。吳老闆突然從隔壁他的辦公室搬出一大摞文稿和一本舊書,書名叫Summer in China,作者Paul Goldman。吳老闆娓娓道來,他做生意之餘,喜歡搜尋歐洲人寫中國的書籍,這本書就是他在無意中購得,一九○一年出版,作者是法蘭克福日報一名猶太人記者,一八九八年夏天前往中國採訪,到過北京、上海、廣東、香港等地,專訪過李鴻章、張之洞、榮祿等清廷高官權貴,以及上海、廣東等地方大員,在當年,能連續訪問這麼多位清廷重量級高官,在西方記者中實屬罕見,這個Paul Goldman應非泛泛之輩。吳先生形容,這本書是繼《馬可波羅遊記》、斯諾的《西行漫記》之後,第三本西方人描寫中國的書,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出版後沒有引起很大反應,希特勒上台後,所有猶太人的書籍都被禁被毀,這本書似乎從此被人遺忘。吳先生依法獲得版權後,將該書用現代德文重印再版,意猶未盡又請專人翻譯,打算推出中文版。

  我翻閱這本書的中文翻譯初稿,洋洋三十多萬字。有一章專寫香港,作者描寫當年中環皇后大道的商戶如何向客人推銷,與今時今日情形頗為神似。還有一章“中國的報章媒體”,當中詳細介紹《時務日報》:每份八個版,直排,每月訂閱費五分錢(相當於十德國芬尼)等等,還引述一八九八年六月二十六日該報各個版面和社論的內容。不過,作者指“中國是一個帶著熱情閱讀的民族,文盲很少,連最下層的苦力也能讀上一點”,但當時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可見他的採訪觀察存在盲點。

  作者Paul Goldman到中國採訪之日,正值清廷慘遭甲午戰敗,國勢岌岌可危,德國趁勢“租借”中國膠東灣膠東半島,面積達五百五十二平方公里,法蘭克福日報在這個時候派記者到中國採訪,相信與當年西方列強覬覦中國有關。兩年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再過十一年,有二百七十多年歷史的滿清皇朝滅亡。

  不知不覺已是深夜十一點,雨停了,離開科普勒克酒店,仿彿告別兩段朦朧的歷史。(來源:大公報 作者:郭一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