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帕特南: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社會的隔離和貧富分化問題,還是得回到我剛剛提過的社會資本的概念。
其實,社會資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就是內聯的社會資本,也就是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第二種社會資本,是一種外聯的社會資本,可能是更多的和我不同的人,比如不同種族的人,我也可以和他們形成一定的社會資本。我覺得,就本質而言,這兩種社會資本並沒有孰優孰劣,但是對於一個多樣化的現代社會而言,可能第二種外聯式的社會資本是更重要的。
我的一個政策建議就是去除隔離化的措施,讓後代享有更加平等的發展機會。這包括很多具體的做法,比如說我們在窮人區設立更多的學校設施,然後提供金融上的貸款支持,以及給他們配備更多更好的老師。如果要做到這些,其實是需要富人犧牲自己很多利益的,那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如何說服富人去自願地做這些事情?如何讓他們為自己國家的窮人做一些服務,這都是問題。
說服富人,並不是通過宣講讓他們進行自我犧牲,向他們強調奉獻多麼光榮多麼偉大,而是要真正地告訴這些富人,窮人孩子的未來和富人自身的未來是息息相關的,如何說服富人,這一點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一直致力於去做的。
回看美國整個20世紀的經濟增長,我們可以追溯到1910年美國的一項政策創新,當時美國一些小城鎮的人們呼籲實行四年制義務免費中學教育,呼籲者們當時成功了,他們成功地說服了富人。或許有人會問,一些富人的孩子們已經在念大學了,但是他們為什麼還要為當地窮人孩子的中學教育埋單呢?理由就是,富人們通過這種對窮人孩子的支持,在今後可以獲得更優質的勞動力,為富人們的公司工作,以此可以增加富人自己的盈利與收入。因此,在那二三十年後,這種四年義務制免費中學教育席捲全美。在很多美國人心中,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正確、最明智、最聰明的一項政策決定,因為它極大地促進了美國20世紀的經濟增長,也增進了當時的社會平等,而在很多經濟學家的眼中,增長和平等是兩個很難以同時出現的現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